推開廣州市獵德村老祠堂厚重的黝黑大門,紅色水磨磚鋪就的大堂就豁然敞亮在眼前,足夠讓村里的鄉親在除夕夜里依照傳統支起百圍大桌,擺上傳統的嶺南風味美食,歡度新春佳節。
然而,和幾百年來的新年傳統有所不同的是,陪伴7800多位獵德村民的不僅有明月天井、珠江奔流,還有600米高的廣州塔,流光溢彩,外加總長12公里、高樓林立的廣州中軸線,華麗萬方。
“我們在這里辦年夜飯,已經是第三個年頭了。我們這次要一直排到大年初五,估算下來,估計得排上過千圍的新年宴席。放在全國,都不多見。”獵德村老黨支部書記李芳榮驕傲地說。
事實上,“獵德村”只是一個傳統的說法。現在,有著近900年歷史的獵德村已經變身獵德社區,成為鑲嵌在廣州市中心一塊耀眼的“水鄉玉璧”,被視為“城中村”改造的一個范例。
在迅猛發展的城市化大潮中,這里的人們不僅蓋起了和周邊中央商務區和諧相處的高樓大廈,還頑強地聚集在一起,保留著一直陪伴在身邊的老祠堂,敲著聞名遐邇的“獵德鼓”,在寬闊的珠江面上劃龍舟,用聚集在一起共享年夜飯的方式,保留著古老的嶺南水鄉的傳統與驕傲。
“城市在變化,我們的村莊不可能一成不變,但我們不想因為拆遷,就讓我們的村子變成歷史。我們要讓歷史傳承下去。”李芳榮說。
對于許多在廣州、上海、重慶、深圳等大中城市生活過的人而言,“城中村”往往都是一種難以磨滅的記憶。迅速的城市化,原先分布在城市周邊的農村被高樓大廈所包圍,成為“都市里的村莊”,鱗次櫛比的“握手樓”是它們最顯著的特征。
獵德村也曾是這樣一個代表。62歲的老“獵德人”李世梁就在其中生活了20多年。2005年之前,他在自家宅基地上蓋起了近千平米物業對外出租,生活富足安定。平常鄉里鄉親聚集在一起,還能時不時劃劃龍舟、拜拜祠堂,這讓李世梁對生活很是滿意。
“說實話,當時日子過得挺順暢,很多人不想變,都說‘握手樓’難看,可我們自己住著習慣。”李世梁說。
然而,在滿足了當地經濟發展需求的同時,“城中村”也逐漸產生了一系列城市和社會問題,給城市進一步發展帶來隱患。李世梁說,和新建設的社區相比,老“城中村”讓人感到越來越不舒服了。道路的狹窄、簡陋的房屋、骯臟的環境和雜亂的治安狀況……堆積在一起,讓很多村民感到如果不再想想辦法,古老的獵德很可能會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迷失方向。
迫使“城中村”轉變的,還有整體城市規劃的變化。李芳榮說,按照廣州的規劃,獵德村位于廣州的中軸線上,不僅需要給城市交通必須的一座獵德大橋和一條主干道讓路,還要適應2010年亞運會舉辦的需要,如果不主動規劃改造,近萬人的大村很可能就被拆遷劃分到城市的各個角落,與自己的歷史、祠堂,還有心愛的龍舟與獵德鼓告別。
那是赫赫有名的獵德鼓啊!59歲的李偉時從小拍打這種用整棵樟木雕刻鼓身、用整張牛皮包裹的大鼓,節奏鮮明,鼓聲密集,“手法自古由老人一輩輩傳下來,可是每個人打,又有每個人的風格。只要鼓聲一響,全村老少就會奔到珠江邊上看龍舟競渡。要是村子沒了,鼓也就沒了,我們是真舍不得啊!”
在反復討論和激烈爭議下,近8000名村民最后達成共識:被動搬遷,不如主動改造,在為城市發展騰出空間的同時,將村莊變化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為800多年的嶺南水鄉歷史書寫新篇。
在這個改造過程中,保留下傳統文化和民俗成為村民最大的心愿。人們專門劃出一塊地,讓有著數百年歷史的老祠堂“異地重建”,用的還是老屋的青磚灰瓦;為了讓村里6條龍舟有個舒適的棲身之地,人們在新建社區的時候特意建了一個魚塘,水閘直連珠江。
“我們很驕傲啊,不僅是為龍舟和獵德鼓驕傲,我們最驕傲的是,這么大的城市改造,我們整個村子都沒散,還聚集在一起生活,我們還是獵德人。”李芳榮說。
古老的文化在新建的社區里發揚光大。李偉時說,現在年輕人都愛回到這里劃龍舟、過傳統節日。以往全村的6條龍舟,已經變成了11條。2011年獵德社區舉辦龍舟賽時,周邊村莊社區的龍舟趕著過來參觀、祝賀,100多條龍舟檣櫓連江,鼓聲震野,轟動了整個珠三角。
現在,社區里還組織起了女子舞獅隊和其他文化活動組織;已經建成兩個游泳池之后,一座足球場和一座籃球場也在建設之中,全村的社區活動豐富多彩。
“別說老居民不肯走,現在很多人從香港甚至美國搬回來住。吸引他們的,除了環境,就是和諧氛圍,就是這種能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的感覺。”李芳榮說。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