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曾提出“凡勃倫效應”: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暢銷,反映出人們的炫耀性消費心理。但該理論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信息不透明。
日前,有媒體揭秘了商場定價的潛規則:價值600元的鍋必須賣2000元以上,否則不讓進場。這讓原本只想賣“又好又實惠的鍋子”的生產商很是發愁。
其實,不只是不銹鋼鍋,其他類似服裝、手表、化妝品、皮具等中高端商品,商場內外價差都很大。業內人士透露,在商場銷售的中高端消費品零售價包含以下幾個方面費用:原材料、加工成本、稅費、營銷成本、商場的運營成本、渠道成本。其中,原材料以及加工成本占30%左右,稅費和營銷成本占30%左右,商場的運營成本占20%左右,而渠道成本即進場費則要占到20%左右。如此來看,本來打算賣600元的鍋,在商場要賣2000元也就不難理解了。
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同樣的物品,網上的價格最起碼是商場物品原價的7折左右、甚至還有更低的折扣。這不但讓消費品價格變得更加透明,而且帶來了更為便捷的消費體驗,因此孕育出了一批“抄碼族”(他們通過各種大型商場和電器賣場獲得所需商品的型號編碼,然后憑這些信息到國內的一些知名的購物網站進行相同商品的選擇和購買)。
事實上,除了消費在商場內外的價格差異巨大,中高端消費品的國內外價差也頗為驚人。此前商務部調查顯示,手表、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五類產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國內外商場的差價很大,內地市場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比香港地區要高45%左右。
造成如此大的價格反差,最主要原因是國內高昂的分銷成本和品牌壟斷的歧視性定價;再算上附加到商品上的各種消費稅、增值稅等,國外商品在國內售價偏高也就不足為奇了。雖然近年來很多進口商品的關稅一直呈下降趨勢,但商品的價格不降反升,反而以“滿足部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為由,價格水漲船高。也難怪此前有媒體報道,不少深圳、廣州的居民都開始去香港“打醬油”。
盡管美國經濟學家凡勃倫曾提出“凡勃倫效應”: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暢銷,反映出人們的炫耀性消費心理。但該理論有個非常重要的前提:信息不透明。隨著互聯網快速發展和消費觀念的提升,使得全球消費品市場的界限變得模糊,商品的價格也變得更加透明。不僅拉動了網民的消費,更是催生了以網絡為主要渠道的海外購物市場,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可以購買到價格實惠、品種豐富及質量安全的商品的渠道。
雖然當前還很難說網絡購物已對傳統購物方式造成實質性威脅,但新模式的擴張勢頭卻決不能小覷。相關研究數據表明,網絡購物在中國的普及率為26.2%,而就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多的親戚、朋友、同事選擇網購服裝、生活用品、數碼電子產品等,網購模式大有改變傳統商業購物模式的勢頭。若是傳統行業繼續固步自封,認為能夠相對獨享國內市場,而固守傳統的營銷策略,堅持推行歧視性的分銷、定價體系,可以預見,在商業領域里正在展開的隱形博弈中,傳統模式并不占優、前景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