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燈,為草根英雄亮起
——“中國網事·感動2011”年度網絡人物評選紀實
新華網北京12月28日電(記者許雪毅)“最美媽媽”“火把女孩”“守墓老兵”“拐杖老師”“白菜爸爸”……2011年,網民們賦予這些可親可敬的“草根”個性標簽,并用自己的方式一一把他們頂起。
一年一度,致敬在延續,這是一份懷抱光榮與夢想的責任,當“中國網事·感動2011”年度網絡人物評選的聚光燈再次為這些草根英雄亮起,我們知道,網絡將世界縮小,也將共鳴放大。
草根英雄承載著全社會普遍認同的善良、堅韌、自強、擔當、信義,群星閃耀輝映著歷史長河中深深扎根民間的“內心道德力量”,舞臺璀璨見證了千千萬萬個草根推動歷史進程的動人軌跡。
草根有力,構筑全社會最堅固的基石
“最美女孩”、“修橋大爺”、“病前孝女”、“送粥奶奶”、“彪悍搶修哥”……一批又一批草根英雄出現在我們面前,他們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做著三百六十行里各自平凡的工作,過著平凡而平靜的生活,有快樂,也有煩惱。他們的事跡未必轟轟烈烈,他們的作為可能微乎其微,但他們點點滴滴的付出昭示了一種真實的維度,告訴我們:總有一些東西值得持守,總有一些美好值得追求,而平凡世界的你和我都可以做到。
這就是我們的草根,在中國社會急劇轉型時期,在道德觀念遭遇沖擊之時,他們的所作所為構筑了全社會最堅固的基石。
當“老人跌倒了要不要去扶”等議題在人們內心糾結時,身材瘦小、目不識丁的陳賢妹毫不猶豫地抱起被車碾壓的小悅悅,阿婆的想法很簡單——“管不了那么多”“總要有人去幫助。”對此,新華網網友石述思認為,“像陳阿婆這樣的人出現得多了,一定會喚醒大家內心為民的良知,去勇敢地幫助別人,而不擔心被訛詐、而不擔心自己個人利益受到損失。”
當“金錢至上”“信義是否漸成稀缺品”等論調引發大家思考時,重慶“棒棒”鄭定祥在寒風大雪中苦苦尋找雇主五天,身著單衣,凍得發抖,卻從未動過袋子里的棉服;而為了60多年前對戰友的一句承諾,86歲的歐興田放棄天倫之樂,拖著病弱之軀,自帶干糧,兩年內四上北京、走訪六省,為重建淮北西大門抗日烈士陵園四處奔走,并堅持為2400多位犧牲的戰友守墓30年。
當一些人把城市與冷漠、戒備相聯系時,64歲的陳杏娣在春運時節每天5點鐘出門,把熱氣騰騰的白米粥和姜湯送到排隊買票的外來務工者手上。在她的影響下,十幾位社區工作人員、一批放寒假的小學生,甚至連臺灣籍志愿者都加入到“送粥奶奶”的隊伍中。網友“小萱萱”認為,一位花甲老人以她的身體力行,給予他人幫助和溫暖,這種溫暖還喚起了大家心底的善意,號召到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她的隊伍。在“各人自掃門前雪”的環境下,陳奶奶這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卻彰顯著人性的光輝,傳遞著人間的大愛。網友“囧囧毛”說:我們無法改變世間的苦難,但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付出微小的愛。即使只是微小的愛,也是有價值的。
此次,“中國網事·感動2011”年度網絡人物評選活動歷時一年,先后進行了4次季度評選,60位(組)在網民中有較大影響的草根人物成為年度候選人,他們的背后是龐大的草根群體。
正如網友“樂水山翁”所說:看了“中國網事·感動2011”年度網絡人物候選人的簡要事跡,我想給每個人投上一票。他們都是平凡的小人物,有的是老人、殘疾人或幾歲、十幾歲的孩子,可他們的所作所為,無不體現出人性之善、大愛之美、道德之光。面對他們,大家的心靈都會得到凈化和升華。感謝網絡,讓這么多“草民”成為英雄。
網絡無疆,釋放微時代最強大的能量
隨著一條“老成渝路暴走7天6夜,只為到重慶找份工作”的微博被廣泛轉發,原本無人知曉的四川資陽小伙子荊衛權被冠以“暴走哥”之名,進入無數網友視線。
浙江一位干部記錄地勘隊員生活的微博,受到成千上萬“粉絲”追捧,地勘員這個市場經濟大潮中的“冷門群體”瞬間成為“網絡紅人”。
微博、網帖、網絡視頻……網絡時代全民性、多元化的傳播方式讓更多的草根英雄從龐大的群體中脫穎而出,他們可以是“拾道德之荒”陳賢妹這樣不會講普通話的阿婆,可以是“愚公支書”王光國這樣平時不上網的基層干部,也可以是6歲“養家男人”趙帥這樣尚未接觸電腦的農村小孩子,所有這些都不妨礙他們成為網友關注的焦點,不妨礙他們成為網友們“頂起”“致敬”的英雄。
而網絡帶來的不僅有“圍觀”,還有現實的改變。面對重慶有關方面和廣大網友在兩天內提供的30多份工作和莫大鼓勵,荊衛權說:“重慶真好,網絡有大愛,這是我人生中感受到的最大一次溫暖……”
網絡日益顯示出巨大的威力,一些草根人物也善于借助網絡力量,在網上網下傳遞“愛的能量”——
“80后”姑娘周曉娟利用甘肅省血液中心搞獻血者聯誼活動的機會,收集有相同血型的獻血者的QQ號,創建了“熊貓之家”QQ群,利用網絡來為大家服務。
“最美志愿者”王晰昧放棄都市“金領”待遇來到帕米爾高原支教,她通過微博請網友“轉發捐助信息”,短時間內得到網友熱烈響應。牙膏、鉛筆、棉衣、復印機、電腦……來自四面八方的物資解決了孩子們的燃眉之急。
6年來,以網為媒募集善款80多萬元、為460多名貧困生鋪平求知路的“英子姐姐”劉發英說:“網絡是虛擬的,但網羅的網民力量卻是真實的。”
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的統計數據,截至2011年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到4.85億人。微博用戶數量以高達208.9%的增幅,從2010年底的6311萬爆發增長到1.95億。利用網絡挖掘更多草根英雄、呼喚更多愛與美好成為許多網民的自覺追求。
因為新浪網民“石門拍客”拍攝的《無腿老偵察兵10年荒山栽樹3000多棵感動省城市民》視頻被多家網站轉載,河北省井陘縣62歲退伍傷殘老兵馬三小引發網民極大關注。“石門拍客”接受記者采訪表示,以前在街上看到什么就拍什么,而現在主要拍一些讓人感動的“小人物”,迄今已經拍了上百人,“比起娛樂和炒作,我越來越喜歡這方面的內容,因為草根英雄健康積極,我覺得社會需要這些。”
“不管是拍客,還是微博,在網絡上有影響力的人更應該擔當一種道德責任。”在知名網民“芝麻拍客”劉遠祥看來,拍客拍攝、上傳到網上、網友評論轉發,這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網絡可以借此放大很多正面的力量,給人溫暖,催人向上。
此次“中國網事·感動2011”年度網絡人物評選公眾投票吸引近千萬網友參與投票,投票專題點擊量超過3億次,在網上網下形成“頂起心中草根英雄”的熱潮。
而日前,多家網站發起尋找身邊平凡人的感人事跡的活動,如新華網發展論壇發起“征集感動”系列活動、搜狐與《京華時報》合作發起“尋找平凡的良心”系列活動、騰訊發起“拒絕冷漠 傳遞溫暖”活動等,也在網民中引起強烈反響。
人間有愛,譜寫時代最動人的旋律
“我們真的需要充滿陽光正氣的平民英雄!”“人間有情,不僅是感動中國,感動世界!”“普通人身上迸發出來的大善和大愛,讓我們觸摸到人性的光輝和溫暖”……自從“中國網事·感動2011”年度網絡人物評選活動開展以來,得到眾多網絡媒體和論壇社區的高度關注,網民通過各種渠道參與活動,并紛紛留言、評論。
網友“淡泊心境的兔子”說,新華社“中國網事·感動2011”年度網絡人物評選活動讓我們發現社會中依舊有人堅守道德、不趨利,堅強樂觀地面對生活,而且這些人就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平凡人中的“小我”也可以成為社會中的“大我”。
“中國網事·感動2011”年度網絡人物評選活動是在成功舉辦“中國網事·感動2010”年度網絡人物評選的基礎上舉辦的,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風尚,評選“起源于網,放大于網,互動于網,影響于網”的網絡正面典型。國家級媒體為草根英雄搭建璀璨舞臺的努力獲得了網上網下諸多肯定。
南昌晚報編輯李紅說,正是有“中國網事·感動2011”年度網絡人物評選這樣的一個平臺,像“舉車救人”的農民工、“最美小姑娘”夏娟等許多普通老百姓的一些不平凡事跡才被廣為頌揚,他們的樸實善良和人間真情才不斷獲得社會的弘揚,引起人們內心的震動,從而啟迪心靈和情感。
太原華北廣播電視學校伊文臣提到,在互聯網時代,媒體需要傾聽網民的心聲和意見表達。新華社通過這一評選活動,真正走到了廣大網民中間,與網民一起被草根英雄感動,同時,新華社作為這一活動的發起者,又成為了網民的“意見領袖”,為網民提供了表達心聲的窗口,使社會上的草根之美被更多的人熟知和贊美,這也正是評選活動的價值所在。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沈陽認為,網友追捧草根英雄的熱情會越來越高,一方面草根英雄和網絡意見領袖既起到凝聚時代渴望共識的作用,同時又實實在在逐步展現出線下動員參與慈善、公益、環保的能力。網絡一方面重塑和重申了道德重建和精神救贖的必要性、迫切性和現實可行性,同時也消解了無限度的追求高大全的不切實際的道德空想主義。人人都可以做小的好事,不求至善,只求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