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云:
剛才聽了這兩個案例,我想大家跟我一樣,思緒萬千,很有感慨。第一個案例好象是講了農村教育,跟城市化的質量沒直接關系。第二個更多一些,是這位大姐進城,如何從農民變為現在在城市有工作,但是不是算城市的市民,還沒有。實際上這兩個問題,跟我們今天的峰會是最貼切的。因為今天的峰會是聚焦中國城市化的質 量,不是城市規劃,或是城市發展,不僅僅是那個,是城市化的質量。而對城市化來講,就中國來講,它最具有特色,而它的特色就在于我們二元的社會制度。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歷史上有哪個國家的城市化像中國這樣呢?這么多數量的農民,富裕的農村勞動力,這樣大規模這么集中的從農村走向城市,我們看到的是我們國家 日新月異的變化,經濟發展現在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經濟體,但是在這個過程之中從社會層面,從人的層面,城市化進程怎么樣,實際上城市化最根本就是現代化過程之中,這些農民如何進城。我們不只是物質上,工作上,人進了城,但是其他的作為一個公民享有的權利這一方面都還在伴隨著城市化過程之中,我們要討論城市化 的質量,今天這兩個案例非常貼切。而且發人深思,首先是各級領導層,我覺得今天在談轉變發展模式的時候,這個尤為重要!
聽 完剛才兩個案例,我浮想連篇。第一個案例公白中學,他們講的兒童似乎是教育改革的問題,增加教育經費,提高教師的質量,因為他們培育的、教育的是我們未來的建設者,為什么大姐進城她找工作很難,任何工作都重要,但是你沒有別的機會。還有因為她原來受的教育有關,所以這就涉及到我們在今天城市化過程中,不能 光關注城市,必須關注城鄉統籌發展,沒有城鄉的統籌發展,我們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的、高質量的城市化。這關系著我們國家的前途,因為我們的校長們,我們的教師們,和我們家長們,父母們,培育的都是未來的中國的建設者,所以我想要搞好城市化的話,我們必須要轉型我們經濟發展模式,包括國家的預算。加大教育的投 入,就拿農村來講,這些孩子們他們能夠享受到城市孩子們的教育資源嗎。看中央電視臺的報道講的學生連小字典都沒有,且不說其他的立體的多媒體這些教學工具了。你能期待著這樣教育出來的能有更加現代化的意識?可能他本來有創新的潛能,但是這些潛能能夠發揮嗎?不能。所以我想我們今天要抓城市化,就必須城市和 農村兼顧,沒有城鄉統籌發展,沒有城鄉統籌就業,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的城市化。
進了城以后怎么辦?我們城市化的目的不是讓這些進了城的人能夠安居樂業,現在安居樂業這幾年大家都在談,國家政府也是更加明確自己的責任,提供各種宜居便民保障房,這些我覺得已經取得很大進展,包括現在孩子上學那種學費也不交了,有很多的改進。但是我們還要更多的注重,我們要從社會公正,從人、公民的基本權 利,人權的角度,還要關注他們,這些弱勢群體他們的基本社會權利。什么權利?教育權,以及有各種社會保障的權利。還有安居樂業這一方面,加大公共就業的投 入,提供更好的公共就業的服務。因為他們原來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進入勞動力市場就不平等。就必須為他們提供培訓,所以這就要創造就業,開發就業,要素質就業,在城里頭進了城給他們提供。在他們進城前從兒童就要開始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才能夠公平教育,有了這些才能穩定就業,讓他們定居下來作為市民,我想作 為市民還不夠。我覺得我們面臨的城市和農村的,我們國家面臨的還要像更加完善的公民社會發展。權利,要使人人都能夠享受經濟社會文化的權利,還有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那么最后的也就是發展的目的,發展是靠我們人來設計的,但是最終的目的是人的全面的發展,所以使城里的人,農村的人最后是人的發展,都是中華 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公民社會的建設。我就想講這一點,有很多話要說。
我最后一句話,我覺得要轉變我們經濟發展的模式,我沒有歸納,但是我想了有幾條,大家都講的以GDP為引導的,我想剛才有專家談到我們重經濟輕社會輕人文, 重硬件輕軟件,重財和物,輕人的發展,重城市輕農村,重建設速度輕管理,重外表輕內涵,一下子大的建筑上來了,包括我們鳥巢,但是我們輕管理。所以要把城市化質量提高,一定要轉變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全面的以人為本。這是一個我們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過程,而且不僅僅從物件上,從我們觀念上要進行改變,首先是 領導層的改變,全社會動員,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領域,是大有希望的領域,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中國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問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