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夏斌、韓秀云、賀鏗,四位知名經濟學家留下各自的思辨,在2011年末為我們給出了一些方向指引。
用“會講”的方式,提供有益的思考和觀點,為湖南貢獻一個富有生氣、抵近前沿的公共論壇。作為“晨報會講堂”的第一炮,“年度財經會講”只是這一使命的開端,未來,“晨報會講堂”將迎來更多知名的學者專家。
在這里,收獲的或許不是完全真理,但思想碰撞,亦是一種答案。
印象周其仁
“科學與道德渾然一體”的經濟學家
12月6日
晨報會講堂·年度財經會講第一場
主題:中國經濟的下一個增長極——城市化與征地制度的改革
主講:周其仁(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
12月6日,長沙。周其仁面對臺下近600位瀟湘晨報讀者、企業家們侃侃而談。
“水落石出,是當今世界一個特征。”穿著西裝的周其仁,目光溫和,臉面生動,沒有情緒波動的大聲呼喊,只有娓娓道來的一針見血。“資產價格就是水,石頭就是債。”
臺下一時沉默,然后掌聲雷動。
61歲的周其仁,很可能是當代中國經濟學家中,很少陷入謾罵的一位。在媒體眼中,這位獅子座教授,“是口碑最好、最容易打交道的經濟學家之一”。在聽眾眼中,這位教授理性,專業而不失幽默。“雖然演講主題看似不是熱點,但很有建設性。”
走近他,你才會發現,這是一位低調謹慎的學者,對尺度的把控力之強很少有人能所及,在看似并不咄咄逼人的表達方式中,卻蘊含著對經濟態度的自我堅持。
周其仁最關心的是“城市化”話題。中午飯局間隙,說起城市化未來的發展模式,他眼里透出一種光芒,“城市的空間密度和效率管理,一定是未來的趨勢。”盡管,這并不“討好”當下的經濟熱點話題主流,但這并不妨礙他以翔實的數據分析將自己的觀點一再表達。
專業,理性,嚴謹。這或許是周其仁希望帶給人們的公眾形象。就像演講時,盡管腰傷未好,盡管酒店空調溫度居高不下,他仍然會將西裝每一粒扣子扣好,一絲不茍地站在講臺前演講一樣,“這樣對聽眾更尊重”。
他不喜圍繞大眾關心的經濟熱點問題故作驚人之語,盡管對周其仁來說,調動氣氛只是信手拈來的事。半個小時的提問環節,他“有料”的話,數次引發觀眾大笑。但他更青睞于在嚴謹專業的言論場域中,不斷地向公眾普及自由的經濟常識。
在他看來,城市化是經濟自由的結果,而這正是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增長的撬動點。成渝模式讓周其仁看到了未來中國城市化的一種可行性方案。“應當讓農民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土地,讓他們分享城市化的價值,實現雙贏。”
南方周末曾經這樣評論,“周其仁的批評方式總是綿里藏針,這讓被批評者不好意思升起滿腔的憤怒。”但這并不意味著周其仁是一位忽略現實、僅僅描繪烏托邦理想的學者。相反,他對于農村、企業的親身調查,使得他更加貼近基層現實。
“農民進城可能永遠不回農村了,那他原來擁有的土地和房屋權利就得有一套相應的權利體系來保證它的流轉。”幾乎在所有的場合,他呼吁“立法確定農民土地轉用權利推動土地流轉”的聲音,從未停止。
這就是周其仁。一位深受張培剛影響,希望傳承“科學與道德渾然一體”的經濟學家。文/記者文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