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記者 張帆)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目標早在“九五”計劃期就已經提出,但進展很不理想,原因在于阻礙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體制性障礙還沒有消除,支持創新和創業的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
財新《中國改革》月刊第12期發表對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的專訪--《當前中國改革最緊要的問題》,吳敬璉表達了上述觀點。
他指出,在制約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障礙中,有四個最為突出:
一是政府保持著對土地、信貸等重要經濟資源的配置權力。中共十四大在確定中國改革的目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候,就給市場經濟下了一個明確的定義,就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但是這一點我們并沒有完全做好。
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城市化加速,各級政府手中掌握了一個新的重要的資源配置權力,就是土地。政府可以用很低的價格從農村把土地拿過來。
二是以GDP的增長速度作為政績好壞的標準,不光是組織部門用這個政績標準來考核干部,它幾乎成了全社會的共識。解決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困難。 因為如果不是由公民遴選和考核領導人員,而是由上而下地選拔和考核,就必須要把考核指標弄得很簡單,GDP就是一個最便捷易行的指標。顯然這就牽扯到其他 方面的改革,不只是經濟改革能解決的問題。
因為以上兩條,許多政府官員就會運用自己手里掌握的配置資源的權力,投入大量資源去營造“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以便提升自己的政績。
三是現在的財稅體制,迫使各級政府都要把GDP搞上去,特別是要把物質生產部門的增長速度搞上去,否則日子很難過。從收入方面來說,生產型的增 值稅占稅收的一半,它直接跟物質生產部門有關。從支出方面來說,存在一個很大問題,就是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不對應,或者叫財力和事權不對應。多數經濟學 家認為,中國目前的主要問題是支出責任過分下移,主要是義務教育和社會保障,大頭在縣以下。收入和支出的機制使得各級政府一定要想辦法把GDP搞上去,不 然日子就過不下去。
四是一些生產要素的行政定價扭曲了價格信號,造成資源誤配。直到現在,中國仍然保留了一些生產資料,如電力實行計劃價格制度。這些產品按照計劃經濟下的習慣,采取低價政策,鼓勵了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生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