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筆者研究成果看,中國從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就達到了增長38%的世界超高速奇跡,原因是中國當時百廢待興,城市化水平只有4%左右。中國從1840年到1979年有著140年饑渴需求大市場,現在僅靠30年的改革開放是消化不了百年饑渴大市場優勢的。
我國城鎮房屋目前并未出現供過于求、房屋過剩明顯的狀況。截止2010年底,我國城鎮人口6.7億人,人均住房31平方米。美國人均97平方 米,歐洲人均也遠遠高于中國。隨著中國人收入條件許可,許多家庭開始產生對書房、琴室的舒適需求。近階段中國房屋并不顯得過剩。拉動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內蓄 力很強。
目前,國內住房真的具有明顯的不可支付性嗎?有說法說,根據國際標準,家庭年收入超過30%用于支付住房需求的人群,屬于不可支付人群。我國住 房價格相當于城鎮家庭收入的10-20倍之間,所以不具備可支付性。但是,別忘了1998年房改時的全國國有房價只有400元/平方米,當時職工的月工資 買不到一平方米。但那些到處借錢買房子的窮人,后來都被有升值潛力的房地產帶富了。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今天成了中國特色。
筆者認為,中國社會承受不了超過30%的跌幅。從2008年和今年的房市疲軟來看,確實對整個中國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至少說房值縮水了,富人 變窮了,車市和股市都變成了熊市。許多抗議縮水房子的受害者們,正在隱藏著巨大的動亂隱患。如果真的房價跌破30%-50%,那么中國87%擁有房產者的 財富就會縮水。因此這種把更多富人變窮,把金融大好形勢變成金融危機,中國老百姓是不會答應的。
其實,房價穩中有升,有利于城市化進程的健康發展。反之,房價大跌就會引起恐慌性拋售,令許多熱錢逃離中國,到那時,再不將48%城市化率升到70%以上的發達國家標準,就會失去擴大內需拉動城市化進程的市場魔力。
總之,中國社會進步和城市化發展都難以承受房價減半的巨大壓力。所以說,維持中國房地產龍頭產業平穩增長,最有利于全局的健康發展。中國經濟增長暫時還離不開固定資產的投資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