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報》報道,在即將過去的2011年,上海的社保體系連續邁出了三大步,7月1日,隨著新《社保法》實施,上海啟動“綜保”轉“城保”,實行社保并軌;隨后,在去年試點基礎上,新農保在全市實施;就在上周五,本市又宣布全面實施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讓城鎮無保居民“老有所養”,從而填補上最后一個空白,在制度上實現全覆蓋,全面實現本市無保居民“老有所養”。
農民養老不再靠子女
浦東新區大團鎮邵村村的農民李亞官,2006年農保剛退休時每月只能領取22.8元,如今他每月可領取農保養老金500多元,老伴也是農保退休,現在老夫妻倆每月可領取1000多元的養老金。李亞官感到新農保實施后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這是本市實施新農保后的一個縮影。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這樣一件事,浦東新區大團鎮的農民康引官,2009年時的農保政策允許繳費未滿15年的可按照每年200元一次性補繳,但是康引官當時認為補繳后,等到退休時也領取不了多少錢,因而不準備繳納農保。農保工作組大力宣傳農保新政,挨家挨戶分發上門宣傳資料,村農保協辦員上門講解,還算了一筆明細賬,指出“早參保早受益、多繳費多受益”,她當即決定補繳。在今年農保繳費的五個檔次中,康引官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高1300元的繳費檔次,在此基礎上政府再補貼400元。今年8月,康引官退休后每月可領取500多元的養老金。她感慨地說:“以前,在伲腦子里,養老總歸是靠子女,老來有口飯吃就夠了,現在有了新農保,伲勿擔心了,政府還要補貼一塊,老來可以放心了……”
外來人口融入統一體系
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施,為此上海市政府密集下發了9個文件,相繼調整了系列社保政策,進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外來從業人口正逐步融入全市統一的社會保險體系中。
“現在在上海打工心里更有底了!”一位在滬打工的外來人員說,“以前,公司為我繳納的綜合保險是200多元,自己不用交錢?,F在我自己每月要繳納240元,但公司給我們繳的錢也翻倍。還是多繳多得好!”
“綜保”轉“城?!保P系著廣大外來務工人員的切身利益和社會保障。記者在多個區縣人保部門采訪時,也了解到為了社保新政的“落地”,許多工作人員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寶山區來滬人員就業服務中心是記者曾經采訪過的一個部門,連續數月受理大廳里一直熙熙攘攘。寶山區外地勞動力管理所副所長陸健告訴記者,最高峰時日接待1200人次,“中午只能一個一個輪流吃飯,最后吃飯的工作人員要到下午1點半之后?!?/div>
填補上最后一個空白
就在上周,本市再傳喜訊,隨著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全面展開,上海今年年底前將實現制度全覆蓋,全面實現城鎮無保居民“老有所養”。
在完成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后,上海沒有停下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步伐,最低工資標準不斷上調,企業職工養老補貼適時發放,高溫津貼由按日改為按月發放,社保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正積極研制……記者在采訪中獲悉,未來幾年,上海將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分層次、可持續”,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整合銜接,一個有著可靠社會保障的未來,正在新老上海人面前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