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12月14日電(記者席敏、袁軍寶)曾經讓人震撼的高價地王如今變成荒地,號稱要建成地標性建筑的“花園洋房”卻因開發商“跑路”變成爛尾樓,雖然降價卻不敢大膽說出口……臨近歲末,伴隨著“限購令”“限價令”等樓市調控政策的繼續推進,一些樓市“怪現象”開始出現。專家認為,這些怪現象背后反映出樓市調控正逐漸進入深水區,而隨著調控的深入進行,還將有更多樓盤的“高價堅冰”被撬動。
土地:“地王”風光不再
12日,記者來到位于山東濟南市山師北街8號院。透過兩扇緊鎖的大門往里看去,地上落滿枯葉,一棟沒人居住的三層樓佇立在空蕩蕩的院內,整個大院顯得荒涼而寂靜,和院外商業街的喧囂形成鮮明對比。
這里是濟南國土部門2009年11月拍賣出讓的一宗產權為70年的居住用地,面積6815.7平方米。因臨近山東師范大學和濟南兩所知名的中小學且處于成熟的商業圈中,這宗地在拍賣時引來25家房地產企業90多次舉牌競拍,最終被山東一家房地產企業以1.92億元拍下,由于土地單價較高,被譽為當時濟南的“地王”。
如今,距離當初高價拿地已過去兩年,山師北街8號院依然沒有動工的跡象。在附近經營商店的王姓市民說:“這個地段位置太好了,如果早點建成肯定能吸引很多人來買。但現在估計即便建好也很難賣出個好價錢了。”
地處城市中心、交通便利、有成熟的商業圈,這幾乎是2007年至2010年一個城市產生地王的前提。但在“限購令”“限價令”“調整首付比例”等房產調控組合拳實施以來,不僅昔日“地王”風光不再,近期土地“流拍”現象也一再發生。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全國130個主要熱點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為1.18億元,同比去年的1.7萬億元減少5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