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30多年高速發展,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總量很大,這是“遠看”。但是細看,金融體系、財政體系、政府體系等,都存在著很多問題,特別是債務問題。
中國經濟的問題主要是債務問題,不論是企業的債還是政府的債,如果你看得更細的話,政府債里面有東拆西補的現象,企業債也是同樣的,有的債務鏈條都斷裂了。
從企業角度看政府的話,政府需要融資,特別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為城市化來融資,這屬于金融問題;而且政府要對沖風險,需要對利益相關者做出反應,要對股東、債權人做出反應。
工業化融資模式有兩種。第一種是英美等發達國家早期的模式,它們有比較好的金融秩序,在工業化之前就有金融市場了。比如英國工業化的時候,道路、橋梁都是靠發債權融資的,其他國家沒有這樣的條件。第二種則是發展中國家、后進國家的模式。工業化時期,沒有金融市場的國家一般靠政府主導、銀行為主的融資體系;中國很特殊,是地方政府為主的融資體系,是地方政府用土地做抵押作為融資主體,政府干預更強。
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融資問題。我們的地方政府需要融資,1997年以后地方政府融資中,稅收份額下降很快,因為70%多的所得稅都到中央政府了,只有20%多留在地方。地方政府面臨重大發展融資的約束。
中國的地方政府是金融創新的主體。其金融創新主要有兩點:一是打包,把各種東西放在一起打包,如果單筆借錢,銀行可能不借的,但是打包的話,銀行可能就借。二是重復抵押,政府用土地建立項目再抵押,這樣的話可以緩解信貸約束,最大化地利用銀行的杠桿率。
打包就是把信息敏感資產變成信息不敏感的資產,打包在一起賣給你,讓你感覺總體還不錯,就買了,如此則可以提高交易、促進福利。在中國,朦朧就是美,不讓你看清楚,看清楚就不買了。至于重復抵押,可以充分利用杠桿率,放松了金融約束,是非常有好處的。
但是,透明度是雙刃劍,在金融市場不發達的時候是促進了交易,但是積累了系統性的風險。
一個制度不是很好的國家包括金融市場,如果高透明度的話,最后的結果是沒有交易的。信息越多,越沒有交易。增加透明度則會降低交易,比如印度,它的制度比較腐敗,但是透明,法律、媒體都是透明,導致的結果是它的市場流動性或者整個經濟體系中的交易量不多,大家一看知道印度很差,看得很清楚。
中國的透明度是比較低的,只讓看好的,不讓看壞的。東南亞經濟發展初期,包括“四小龍”,透明度是很低的,但是它們的經濟發展是快的,后來,透明度增加引發了金融危機。
中國現在如果透明度問題解決不了,很可能觸發一些問題,很可能會硬著陸。把透明度管理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我們要搞可持續的融資模式,現在中國開始嘗試地方債券,債券是有好處的,它可以最大化交易,依然維持低透明度的好處,緩解了政府代際沖突,更具內涵式的發展。
地方債券可以做抵押品,可以做投資品,可以分流集聚在房地產的流動性,可以促進債券市場的發展,債券市場屬于信息不敏感領域,發展中國家應該發展這個市場,債券只看平均質量,不看具體的某個企業。
此外,地方債券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市場定價為評估地方政府提供了額外的信息,過去我國中央政府評價地方政府,主要看GDP的相對排名,地方債券可以改變地方政府的競爭方式和行為,影響地方政府的治理的轉變,可以給政府帶來更多的約束。 (復旦大學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永欽)
地方債往事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國許多地方政府為籌資修路建橋,都曾經發行過地方債券。有的甚至是無息的,以支援國家建設的名義攤派給各單位,更有甚者就直接充當部分工資。
1993年,地方債發行被國務院制止,原因是對地方政府承付的兌現能力有所懷疑。此后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明確規定:“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2011年7月,城投債信用事件逐漸在資本市場發酵,之后債券市場上多只城投債成“燙手山芋”,遭到恐慌性拋售,價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