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大踏步向現代化,國際化邁進,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城市可持續發展已經是全球社區的共識,是人類必須面臨的選擇,自從2009年12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既《京都議定書》第五次締約會議、在丹麥的哥本哈根舉辦,世界為之振奮,稱其為拯救地球的最后機會,是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成為大勢所趨。上海世博會是中國政府向聯合國遞交的一份保證書和答卷、為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將制定一系列環境保護標準和法規,從限制污染物的過度排放和自然資源的加速消耗,達到人類生活與自然生態的協調統一。
城市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這種階段性表現在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上,就是在不同發展階段城市的生態環境問題上具有其特殊性。城市生態環境問題演化的模式是由城市發展的內部動因和外部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內部動因可以是城市采用某種進化模式的能力和意愿,體現在經濟發展水平,環境意識,工業和環境政策等方面。較強的內部演化動因可以縮短或跨越某個進化階段,從而直接進入下一個階段,因此通過調整內部動因可以實現在不同的演化模式之間做出人工選擇,另一方面來自城市外部壓力也會影響城市生活演化模式,這些外部壓力包括城市自然條件和資源的制約,不斷增長的環境意識和日益全面嚴格的國際環境公約,較強的外部壓力可以影響甚至改變演化過程。
世博會展示出的形態是人類未來的生活的縮影,它會引導未來城市朝高標準,低耗能的軌跡方向發展。
一、世博會創新的內涵,特征和發展目標
為了實現人類的美好生活,世博會暢導的創新理念符合世界城市發展規律,我們現在建造的城市是消耗了大量的常態物質后實現的耗能城市,隨著城市發展的逐步深入,世界都在思考未來城市發展模式,而生態城市的原型應該是西方神話故事中永遠不滅的神獸—歐伯羅斯怪獸(ouroboros)可以靠吞食自己不停生長的尾巴而長生不死,循環利用的生物鏈,象征不斷改變形態但永不消失的物質與精神的統一,也隱喻著毀滅再生的循環模式。為解決城市發展中的耗能問題,首先要控制的是城市建筑及碳排放量,英國人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了低碳社區的建造,2016年以后,英國的所有建筑,如果不是零碳建筑,就不可能再建了。世界在發展,華夏民族也要奮起直追趕上城市科技創新的潮流,建設我們自己的美好城市。
上海世博會整體上圍繞著六個中心主題展開:
1、 生態城市與零碳建筑
2、 信息科技與數字城市
3、 城市人口與城市化
4、 城市文化與創新之道
5、 經濟發展與動態城市
6、 社區治理與宜居標準
1.1生態城市與零碳建筑
生態城市的本質是一種平衡概念,人們生活在混凝土森林的空間,如果沒有相應的生態環境作支撐,人就會失去很多本源的東西導致無法與大自然正常交流,因此,國內外對生態城市建設的特點可概括為①制定明確的生態城市建設目標和指導原則;②強調生產資源再利用,生活消費減量和垃圾循環利用的3R原則;③促進地方社區的參與、提高市民的生態意識;④調整生態結構系統的集群效能,逐步建立生態標準化體系。
在中國,馬世駿院士曾提出了城市社會一經濟一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理論以指導城市建設,并倡導進行了大量生態城鎮,生態村的建設和研究,這些都積極地推動了國內生態城市理論的發展。王如松教授也提出了生態城市需滿足五個標準:人類生態學的滿意原則,經濟生態的高效原則,自然生態學的和諧原則,王祥榮(2001)以上海市為實例探討了生態城市建設理論,途經和措施,認為生態城市的科學內涵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①高質量的環保系統;②高效能的運轉系統;③高水平的管理系統;④完善的綠化系統;⑤高度的社會文明和生態環境意識。龔天一在生態環境設計上提出了八大功能設計:①生態城市共生環境設計,②健康益壽純靜住宅設計,③通風減噪的住宅裝置設計,④太陽能綜合利用設計,⑤引力能源的低成本設計,⑥城市能源自給的循環設計,⑦高效節能的工業園設計,⑧城市人口區域定位設計。
1.2 信息科技與數字城市
美國福布斯雜志評選出上海世博會十大科技排名
① TD—LTE網絡,②直飲供水技能,③太陽能光伏與建筑一體化預設(BIPV),④智能交通管理系統,⑤3D展覽技能,⑥生活習性環保建筑材料,⑦安保智能技能,⑧燃料電池動力汽車,⑨LED燈光技能,⑩物聯網技能。
以上科技成果的運用和轉換,將會從根本上改變城市的實效功能,提高城市人口的生活質量,對降低能源消耗改變城市污染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有直接的幫助。雖然有些技術還處于理念階段還不夠成熟,推廣起來有一定的限制,但是,不能改變人類未來科技發展的原動力,最終轉化為現實。
數字城市是城市發展的目標,是經濟社會變革的重要元素,它將大力推動信息化產業的高速發展,有利于促進政府創新,加速政府流程再造過程,改造職能導向傳統流程,建立需求導向的政府流程,打破部門之間職責分工與層級建設,促進集成化工作方式的形成。因此,數字城市的建設,將強化技術運用和管理改革的關系,催生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為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體制,創造出更為活躍,更具品質,更加人性化的城市。
1.3 城市人口與城市化
中國是世界上面臨城市人口與城市化問題最明顯的國家,找到解決方案是上海世博會關注的焦點,根據麥肯錫公司發布的《迎接中國十億城市大軍》的報告,到2030年,中國城市人口將增加3.5億,達到10億以上,到2025年,中國將有219座城市人口在100萬以上(歐洲只有35座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城市),24座城市人口超過500萬,目前中國超過1000萬的城市有8座城市,而上海已經接近2000萬人口,是一座活生生的城市化實驗區。
浦江兩岸密布著混凝土公寓的高樓小區,幾乎沒有什么綠化地帶,公園很少,開闊空間更是稀缺無度,城市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城市成了不透氣的板塊,生活在城市的人們眼望著灰色暗淡的藍天,平視著堅硬的建筑視角,腳下則是不能自由循環呼吸的硅酸鹽鋼筑混凝土地層。人們對發展的標度和尺寸往往只停留在建多少幢高樓大廈,開辟多少條城市公路滿足日益增加的汽車流動,為城市配套的相關商業區及娛樂區聚合在一起。難道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現實生活?長此發展下去,我們還能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嗎?上海世博會能否改變我們的城市生活,只有等到幾十年以后才能知道結果。
1.4 城市文化與創新之道
一座完整的城市應該是歷史與現實的重新結合。
世博會是人類文明交流的舞臺,它代表著特定的民族和國家,展示每個城市的精神追求,文明發展,文化思考,綜合格局,呼喚著新的城市精神風貌。
當一個城市代表先進生產力,先進的文化,先進的科技,無疑表達出對新型城市,環保城市,自然化城市,人性追求和向往,而當今時代加強城市文化建設越來越成為本民族文化繼承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世博會的重大意義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理解,有經濟的,技術的,規劃設計,建筑設計,自然環保的等各方面成果,這些成果基本上以文化底蘊,文化風格,文化主題進行表現的,這說明“提高城市文化的軟實力”是綜合國力競爭,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促進國際和諧生活環境的大舉措,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城市化創新之道面臨各種問題的嚴酷考驗,其中最突出的問題,面臨資源短缺,環境污染,人口過剩,生產成本上升,經濟結構不合理,增長方式粗效,“三農”問題嚴重,就業任務艱巨,內需不足,出口增加困難,公共供給品短缺,收入差距拉大,弱勢群體逐步擴大,另外我國的沙漠化面積增大,水土利用不合理,等等這些深層次問題,已經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我們應該怎樣協調處理好這些復雜的關系,是中國經濟能否持續發展能否具有持續性和普惠性的關鍵,也就是說中國經濟能不能又好又快地持續發展,怎樣持續發展?發展的成果能否使全體人民受益,如何受益?為此,中國只有有效地解決好這些既復雜又簡單的問題,才能成功地邁向現代化,實現繁榮,穩定,和諧。
1.5經濟發展與動態城市
中國經濟發展最突顯的問題還是人口就業問題。中國有13億人口,數量龐大且分布不均,各類人群差異化嚴重,使得資源,環境,就業,供求,協調等方面的問題突出。“什么用13億一除,都變得很小,什么用13億一乘,都變得很大”。“中國人買什么,什么就貴;中國人賣什么,什么就便宜”。這些流行的說法,生動地突顯了中國人的特殊性。人口“未富先老”性別比嚴重失衡,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工業化和城市化是任何一個國家走向發達繁榮的必經之路,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最主要的任務,也是中國面向小康社會和邁向現代化的兩大基本任務。從資源環境方面來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更困難,西方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時候,面臨的是自然資源極為豐富,許多資源還沒有開發,環境也相當好,幾乎沒有什么污染;相反,發展中國家現在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面臨的是自然資源相當匱乏,環境污染特別嚴重的局面。怎樣才能有效地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發展中國家要明確有效解決的問題,中國作為人均資源占有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地矛盾十分尖銳的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相關問題更多,碰到的困難更大,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任務更艱巨。
1.6社區治理與宜居城市
中國城市社區分布一直不均衡,舊城改造與新城建設兩大困局,高檔社區環境與低檔平民化社區差異很大……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為了解決好城市社區的共生原則,社區管理體系必須納入政府建設規劃,鼓勵發動居民群策群力共同解決社區問題,政府部門要加大貧民社區的公共設施建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從而實現社區可持續發展。
城市的宜居標準首先是建立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制訂的相關政策法規標準,對居住空間的人均擁有量進行全方位評估,其中節能標準屬于硬性評估標準,凡是對不利于城市持續發展的高耗能項目,一律采取強制性措施,控制在規范尺度范圍內。
二、世博會生態城市創新模型分析
在城市現代化的實踐過種中,尋求一種創新運用模式解決城市發展中的相關問題,又能解決環境問題和生態系統問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現代化,全面趕上發達國家必不可少的基礎和條件。通過生態系統管理,建設和培育,提高城市和生態系統健康水平,構建城市和生態安全格局,激發城市生態系統活力,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是建設適宜于創業發展,宜于人類生活居住的生態城市。
2.1.規劃理會,思路及方法構成
一座城市的整體規劃發展戰略,最重要的是要建立生態評估機制,控制好規劃形態,遵循“健康,安全,活力,合理,務實,發展”的基本理念,將人與自然的共生原理有效地布局在城市空間的環境中,滿足日益增長的城市發展需求。
2.1.1 生態系統健康
生態城市是指健康循環的城市,符合自然健康的城市生態系統不僅僅意味著提供人類服務的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組成的生態系統的健康常態,也包括城市人群的健康和社會健康。生態系統健康研究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它將人類活動周期,社會組織過程,及人類健康等社會生態和經濟問題進行整合研究,系統地探討在威迫條件下產生不健康癥狀的機理,為整合利用,保護與管理生態系統提供了新的理論與方法。
對生態系統健康的概念,目前學術界普遍認同“健康”是生態系統最佳狀態的一種評價方式。歸納眾多學者的看法,可概括為:生態系統健康是生態系統的綜合特性,即生態系統的內部秩序和組織的整體狀況,系統的正常流動和物質循環沒有受到損傷,關健生態成份保留了下來,系統對于自然和人為干擾的長期效應具有抵抗力和恢復力,系統能夠維持自身的組織結構長期穩定,具有自我調控能力,并且能夠提供人和自然需求的生態服務。
城市生態系統的健康維護是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的衡量標準。因此,了解城市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找出其脅迫因子,提出整套維護方案,保持城市生態系統健康狀態的管理措施和途徑,以實現與城市發展必須要解決的問題,這也為城市生態規劃提供了規劃依據。
2.1.2 生態安全格局
生態安全是世界所有城市面臨的重大課題,也是近年來提出的新的概念。廣義生態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健康、安全基本權利、生活保障來源、必要資源、社會秩序和人類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協的狀態,包括自然生態安全、經濟生態安全和社會生態安全,組成一個復合人工生態安全系統。狹義的生態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態系統的安全,既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健康的整體水平反映。因此生態安全與生態系統健康是相聯系的。通常認為,功能正常的生態系統可稱為健康保障系統,它是穩定的是可持續的,在時間上能夠維持它的組織結構和自治功能,并保持對協迫的恢復力,反之功能不完全或不正常的生態系統,即不健康的生態系統其安全狀態則處于受威脅之中。
基于城市的生態安全格局,它不是一個單一概念,通過分析,識別威脅城市生態安全的途徑,找到對城市經濟發展帶來環境改變的忍受能力,最終平衡各方利益代表為維護各種過程進行辯護和交易的有效戰略,避免犧牲他人利益的同時,努力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有效維護。
2.1.3生態系統活力
健康、安全的生態系統充滿著活力。而維系這種活力的保證體現在社會和經濟層面的各方作用下,通過生態系統能力的表現,提高生態系統活力的水平。加強生態系統建設,確保城市生態支持系統互相調控,達到最佳運行時態。
2.1.4城市可持續發展
堅持科學發展觀是21世紀城市發展的方向和戰略,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經濟發展是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社會公正和民眾團結與自身發展決策不可分割,生態持續是前提條件,經濟與社會持續是目的。
資源、環境是城市生存的命脈,人類的高速發展,必然會帶來資源的短缺,環境的破壞也阻礙了持續發展的道路,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加大自然環境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要遵循的第一大原則。
2.2城市發展的特征和標準化建設
城市是人類活動高度集中的場所,它是人高密度綜合生活的空間,人類的生存以對資源與環境產品的消費為基礎,實現城市經濟與社會生態和諧共處,最大限度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盡可能減少經濟行為對環境的破壞,保持資源與環境利用的持續性,所以,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原理的物質基礎,其特征重點表現為城市發展的系統觀,效益觀,人口觀,資源和環境觀,不同類型的自然資源和可持續利用有不同的含義,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問題是要最優控制和調節的問題,而可再生利用問題則集中表現在資源可再生性的維持和加強。
城市未來的發展,生態城市概念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層面上,制定和建立生態的標準化體系是保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所謂標準化,其實質性表現在城市土地資源的標準化,城市建筑布局的標準化,社區人口控制標準化,再生資源的標準化。
2.3城市生態系統分析
世博會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整體運用模式,關于城市生態環保的創新思路,直接影響到人類未來的生活狀態,我們必須建立起一道生態防線,保障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最終營造一個符合生態與原則的美麗城市。
2.3.1城市生態足跡分析
生態可持續性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條件,也是城市生態規劃應該達到的目標,加拿大生態經濟學家William和其博士Wachernagel于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用生態足跡(lecological footprint)測度生態可持續發展狀況。它從需求方面計算生態足跡的大小,從供給方面計算生態承截力,通過二者的比較,評價研究對象的生態可持續發展狀態足跡理論是一種有效的直觀理論,有利于我們轉變思考問題的視角和方式,從而面對目前全球或區域生態問題有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認識。
一個城市的生態足跡,就是支撐該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有時僅從城市人口及消費需求出發)所需要的生態上具有生產力的土地面積。應該注意到城市生態系統具有開放性,城市與外界存在物質,能量和信息等等方面的交換,城市需要不斷地從其它地方攝入大量的物質能量,唯有如此才能維持城市人口的現有生活質量水平和經濟活動強度,也就是說,城市發展的生態生產性土地供給不僅僅是來自城市內部,而且受到外部的依存越來越明顯。
研究城市內部的生態可持續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一個城市區域范圍內的自然資源可利用性和功能性,特別是不可取代的生命支持系統的服務功能,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可持續發展的模式應是占用較少的生態足跡,而生產更多的經濟產出的經濟發展模式,生態足跡的計量是目前國際上的熱點,按照生態足跡的計算模型,計算城市的生態可以同國際上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比較,可以作為中國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的依據。
生態足跡的計算模型是基于以下兩個基本事實來定位的:①人類可以確定自身消費的絕大多數資源及其產生的廢棄物的數量;②這些資源和廢棄物能轉換成相應的生物生產面積。因此任何已知人口(自然人,一個城市或一個國家)的生態足跡是生產這些人口所消費的所有資源和吸納這些人口生產的所有廢棄物所需要的生物生產總面積(包括陸地和水域)。其計算公式為:EF+Nef+ N∑(aai)= N∑(ci/pi),i為消費商品和投入的類型;P為i種消費商品的平均生產能力;ci為i種商品的人均消費量;aai為人均i種交易折算的生物生產面積No人口數;ef為均生產足跡;EF為總的生產足跡。
3.2 城市生態系統承載力評估
每個城市的生態系統受地域、氣候、環境的影響,生態系統的評價標準也是不盡相同的,盡管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要求不一樣,但是總的生態原則是類似相同的。既有可比性,又有排它性,不同學者對城市發展概念的理解存在差異,但總的目標還是一致的,就是城市可持續發展首先解決的是城市中人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是人與其生存環境的共同發展。從承載與被承載的關系來看,人是被承載的對象,城市生態環境是載體,城市中的人與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共同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既城市自然一人工復合生態系統。在這個復合系統中,人通過消耗資源來維持衣食住行,從社會角度而言,也就是維持城市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和發展。眾所周知,人類在消耗資源的同時,又在排放大量的廢物(污染物)。未來城市發展要實現持續,就必須想辦法解決資源供給和消除城市排放的各種廢物問題。然而,自然的資源是有限的,環境的容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城市的發展必然受到資源和環境條件的制約,也就是說要考慮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而從城市系統來看,資源系統和環境系統都是組成城市生態系統基本組成,孤力地研究其要素的承載力就存在明顯的缺陷。因此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城市的發展必須滿足城市生態系統承載的閾值要求。建立在城市生態支持系統的承載力維持、調節和提高之上,以滿足城市生態系統承載力的要求。
城市生態系統如同生命體一樣,具備自我維持和自我調節能力,在不受外力與人為干擾的情況下,城市生態系統可保持自我平衡狀態,其變化的波動范圍是在自我調節范圍內,這在生態學上稱作穩態。在巨大城市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自校穩態機制(Self-carrection homeostasis),無需外界控制。但城市生態系統的穩定機制是有限的,當系統壓力超過穩態限定后,系統便發生轉變,從一個穩態走向另一個穩態,但穩態的變化是漸進的并表現為一系列臺階,稱作穩態臺階。在穩態臺階范圍內,即使有壓力使其偏高,仍能借助負反饋保持相與穩定。超出這個穩定范圍,正反饋導致系統迅速破壞。所以,如果要實現城市生態系統不發生劇烈變化或不超出正常波動范圍,則壓力的作用必須在城市生態系統的可自我調節和自我維持范圍之內,否則系統便走向衰退和死亡。
三、世博會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世博會匯聚展現了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豐碩成果,見證了人類的發展與進步,成為世界人民相互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平臺,我們的城市未來應該怎樣持續發展,仍然是擺在世界各國的首要問題。雖然“低碳城市零碳建筑”是當今世界最流行的議題,但是我們面臨的現實狀況非常嚴峻,世界氣候異常導致全球變曖,海平面上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覆蓋著我們的藍天,酸雨、巨風、干旱沙漠化水源枯竭、暴雨、赤潮等等這些現象都與人類的活動有關,加之人口膨漲,資源缺失,環境破壞的程度已經接近危險的邊緣,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我們城市的未來發展。
1.城市發展的特性
在城市的運行過程中,道路是城市的命脈。除了承載交通外,其街道還有著許多其它的定位和用途,其中城市中的公共活動區域,生態緩沖地帶及生物多樣性特征,城市里網狀道路是最重要的流動空間,如同人體大小動脈,如果人車活動不暢就會導致擁擠,出現不良癥狀,最終出現城市綜合癥。建立保障系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根據不同城市的地理和相關條件,把城內人口集中的區域,擬出規劃方案,逐步按序遷出,對已經超出規劃范圍或正在開發的項目要及時調整規劃,按城市相關建設法定規則條款去執行。世界上只有一樣東西是不能再生,那就是我們生活在城市中的土地,一旦錯誤利用想重新更改,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為此,合理地創建我們的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唯一選擇。
2.城市多樣化的條件
一座城市能夠自然生成的條件就是城市的功能狀態,我們不可能回避一個現實問題,城市越發達,人口單位平方公里的聚合人群就越稠密,因而資源消耗也就越大。為了保障城市運轉系統不出現障礙問題,我們就必須考慮城市多樣化的條件在考察有關城市空間規劃的問題時,不能缺少對環境的評估和分析,對不同歷史時期導致特定城市地區發展現狀的諸多因素的綜合認識。
每個城市化地區都表現出一個特定的空間,社會和人口現象,不能將所有現象作一般性概括,也不能將與某一地區最優先發展方向不相容的方案強加給它。所以城市的整體發展可用行醫來作類比,它涉及有生命的機體,需要通過消化系統才能維持其常態,每一個機體需要單獨的診斷,雖然診斷的實質因人而異,卻要符合人類正常發展的一般規律。以此類推,可以發現,城鎮聚落的發展也有規律,了解這些規律對我們城市化的規劃有很好輔助作用,調整好符合城市規律的規劃目標,以免與人類基本需要相脫節。我們必須強調,21世紀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必然會帶來城市矛盾地開放,如果不能從根本解決好一系列居住難題,城市的循環系統就會免疫力下降,各種災害會不斷發生,而且大多數都是人為造成的。
國家政府的行為標準會引導城市朝最優的方向發展,控制城市發展必須在國家和地域規劃的范圍內進行,在很大程度上超越窄狹的地方城市規劃界限,就必須努力保證城市地帶與生態地帶,森林,水域保持正常的平衡關系。
城市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其擴張速度超出了自然發展的規律。在政府的倡導下,追求有世界標簽的發展目標,建大廣場,大馬路,大區域,大拆遷之后追求國際化,隨既就有了全國665個城市“走向世界”,有183個城市要建“國際大都市”。城市建設如此折騰,不是城市的大腦出了問題就是政府的政策誤導了城市的定位,患上了綜合性“城市病”看來我們確實需要調整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了,特別是要強化以人為本。作為許多城市研究的總結,強調在分析現象與現實的基礎上進行全國范圍內綜合的空間規劃的重要性,每個城市的發展方向必須根據整個國家的利益來確定,必須依據大城市聚集區形成過程中展現的實際發展來規劃。
四、世博會與互聯網技術創新的應用
科技創新成就了精彩的上海世博會,在世博會組織者和參展者的共同參與下,實現了1100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在世博會上的廣泛運用,其中多項創下世界之最,其中10億LED芯片營造的燈光秀,比普通發源省電90%左右,超大生態墻世界之最,總面積5000余平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噸,與玻璃幕墻相比可降溫5度,另外世博園區內的綠地集成采用了多種控蟲技術,對綠化害蟲進行防治管理,達到專一性強,不殺傷天敵,控蟲持續時間長,不污染環境等效果。此外還在安全飲用水保障,環境修復,垃圾無害化處理等方面開展了系列技術攻關和成果應用,從而實現園區內雨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100%,綜合利用率達30%以上,工程廢物和垃圾100%回收利用,資源化利用50%以上,最終達到虛擬與現實相結合。把網絡體驗與實時互動相結合,把互聯網與三維動畫技術相結合,是現代科技的偉大創新。
五、結論
根據國內外城市發展的經驗表明,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對主辦城市及主辦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僅可以為主辦城市市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場所、重塑城市新形象和加速城市發展的步伐、特別是能夠刺激城市的經濟發展,協調相關產業的同步效應,還會產生額外的稅收,同時,對主辦城市的旅游業、環境保護產業、建筑裝飾產業、房地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文化體育產業、休息服務產業的就業機會都將大大增強,與此同時對城市的旅游產業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總之,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一定可以讓中國的城市化發展更快,更好,更美。
參考文獻:
《美國大城市生與死》(加拿大)簡·雅各布斯 譯林出版社 2006.8
《綠色建筑 》(臺灣)林憲德 中國建工出版社 2007.7
《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規劃》 揚志峰 何孟常 毛顯強 龜席美
吳乾釗 等著 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