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各國領導正忙于應對近期的歐債危機時,我們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世界正面臨的根本性問題,那就是由不平等程度加深、失業及市場需求過低而導致的嚴重經濟衰退。
這種衰退絕不是僅僅通過幾個經濟刺激措施就可以解決的周期性問題,而是一個存在于現階段發展過程中的固有的結構性問題。
從不斷蔓延的華爾街示威游行中我們不難看出,不平等現象和僅服務于占人口比例1%的富人的機制已成為眾矢之的。不平等程度的加深和失業率的上升則構成阿拉伯世界動蕩的主要導火索,而這種局面仍在持續。不斷攀升的油價和食品價格也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即使對很多正在經歷經濟快速發展的亞洲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加劇的不平等問題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印度總理曼莫漢都在積極倡導和呼吁更具包容性與可持續性的增長。同樣,一些擁有豐富礦藏和水利資源的小國,如蒙古、不丹、老撾等,也在努力把自己的自然資源轉化為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人類發展。
亞洲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幫助很多人擺脫了貧困;而如果這種增長的包容性能更強的話,減貧的速度可能會更快,效果也會更好。一些有遠見卓識的亞洲領導人已經意識到了不平等問題所蘊藏的隱患,并開始注重速度與包容性并重的發展道路。
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經濟增長包容性的缺乏呢?其一,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的速度并不匹配。其二,各個行業和領域的發展參差不齊。其三,在全球化浪潮的影響下,貿易競爭、國外直接投資以及新興的科學技術使得只有熟練工人能夠得到工作機會。此外,對農民和中小型企業貸款申請的嚴格控制,不完善的社會保護制度等問題都使得下層貧困人口難以成為經濟增長的受益者。
包容性增長并不是簡單地對過去經濟增長所“遺漏”的人群進行補償;它需要我們制定相應的社會及經濟政策,使更多人的生活得到提高和改善,讓發展的成果惠及更多工人、創業者以及消費人群。
為了保證那些著眼于包容性發展的政策的實現,我們還應保證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能夠順利渡過難關。社會保護措施可促進機構調整與結構調整,使更多社會領域參與到發展過程中來。目前,許多亞洲國家正在努力擴大社保規模、深化社保項目,如中國提出了宏偉的農村醫療保險項目。
很多亞洲國家在包容性增長上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2008年之前的十幾年中,越南不僅保持著8%的經濟高速增長,還把不平等問題控制在了很低的水平。中國的減貧工作在1979年后取得了巨大進展。同樣,印度的綠色革命也卓有成效。
為保證增長的可持續性,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能夠創造就業機會的發展模式;農業部門是低技能勞動力最集中的部門,因此,改善這一部門的就業情況就成為了我們工作的當務之急。與此同時,金融包容性建設和社會保護政策也必不可少。
包容性與可持續性是相輔相成的。將于明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是世界各國系統性地解決全球問題的契機,而亞洲國家可以做出表率。
(作者為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太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