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很快,成都很慢。北京耗人,成都養人。
如果娛樂第一城,是天下英雄盡入甕中的帝都。那么第二城,為何不是輸送無數超女快男出川的成都?北京、長沙的娛樂是肌體,是大公司、大明星。成都的娛樂就是精神,是千年農耕氣息的慢一拍,在對抗滿世界的更高更快更傻,用它特有的溫柔幽默,對抗現代社會的焦躁煞氣。
成都人仿佛活在拉伸了好幾倍的時間里,過得像天上輕柔的浮云,所以有心情擺龍門陣,讀詩歌,聽音樂。據說,這都是幸福指數高的城市才盛行的活動。這里宜休閑,宜修心,但確實不足振臂一呼成就大事。人們不太有興趣建造一座聲色犬馬的宮殿,去奮不顧身地投身酒池肉林,那太累;他們寧愿嬉笑自在,坐到都江堰的江邊,坐到郊外的桃花樹下,打打麻將,坐到城中某個小酒吧里,低斟淺唱。
成都人儼然中國人中的隱士。而他們一旦興起要去江湖耍,又攪得風生水起,眼界手段都高人一等。選秀歌手,一個暑假的工夫就坐擁數百萬粉絲,一生往來皆名人,出入有保鏢,呼風喚雨不亦爽乎。比賽退下來的,做生意結婚生子,到農家樂過周末,從此過著平凡人的幸福生活。—沒有什么毀譽受不起,沒有什么浮沉過不去。前不久的歌手艾菲之死,自是一個傷痛特例,但相對執著于“我要成名”,更多成都人選擇了“我要安逸”。
成都有點軟,有點慢。但不是醉生夢死的委靡、沒根沒底的渙散,那太膚淺。成都氣定神閑的背后,藏著足夠堅韌的神經。這在三年前的大地震中,已為世人見證。世俗而日常的力量,看似淅瀝瑣碎消解意義,實質沉默堅定強大。西南腹地,素來是中國的大后方,成都除了有人力財力物力,還有一份積淀了兩千年的好心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此等灑脫當然只有川人李白才能釋放出來。
成都人似乎有一種反高潮的狡黠,一種“認真你就輸了”的豁達,溫和散淡外表之下,是骨子里的心氣高傲。大概久處富貴溫柔鄉,反而生就一種不被娛樂異化的能力。改一句別人的話,對成都人而言,娛樂就是不追求過度的娛樂而變得不娛樂。這么看,成都其實最諳娛樂精神,最熟娛樂之道。
策劃_南都娛樂周刊 監制_謝曉 謝子明統籌_葉曉萍 朱白 許偉淳執行_葉曉萍 蔡慧 劉倩 曾明輝 宋尋 魏頔編輯_李瑞強 林帆 許偉淳 楊文 韋潔燕攝影_馮小平 實習生_白慶虹 王芳婷
音樂之秀
無川不以為“秀”
成都——成就娛樂選秀人才之都
抗戰時期,有句話叫“無川不成軍”,川軍以其裝備奇差卻前赴后繼,出奇的戰績彪炳而贏得無限敬意。數年前,《南方人物周刊》曾以專題“四川,是天下人的鹽”呈現當代社會中的川人精神,用《馬太福音》的話譬喻:“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他再咸呢?”四川人,似乎總無處不在地嶄露頭角,比例不輕缺其不可,娛樂圈也同樣潛伏著一支娛樂川軍。
過去,他們散布在圈中的各個領域:經典影視劇里,那些年情深款款的張莉、歐陽奮強、陳小藝、蔣勤勤;綜藝節目和脫口秀上,幽默犀利的劉儀偉、王小丫、謝娜;貌似以引發爭議為己任的話題女星白靈、愛戴;近年冒起的國產劇花旦張嘉倪、王子文;還有你未必欣賞,但就是唱遍江南江北街頭巷尾的刀郎……四川的娛樂中心在成都,它是舞臺,也是踏板,所以川籍藝人的共同特點很多—籠統而言大多眉目如畫皮膚白皙,有底蘊氣質佳,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基本不在四川,不在成都。原因很現實:“成都(四川)太安逸了,不安逸的都出去了”。所以,這個地方對中國娛樂圈最大的貢獻,是養人,然后輸出人。
超女快男出川啟示錄
過去走出的多是影視演員、主持人,直到2005年前后,“超女”為代表的唱歌選秀風潮吹襲全國,娛樂川軍輸出的主流為之一變,終于以選秀歌手這一型,在國人心中留下鮮明印記。所以當你再聽到成都這個名字時,它大半是跟李宇春、張靚穎、譚維維、張杰、李易峰、代悅等這些新興偶像連在一起。甚而還在選秀舞臺上,那一聲聲混雜著朝氣、驕傲與無畏的“我們成都賽區”,又或者互動環節中的力挺、抱團,就已經透露著成都作為“選秀之都”的新一輪自我定位。而今年的快女選秀,其他賽區只能選出六人爭奪全國總決賽入場券,唯獨成都賽區有能力令主辦方破例—她們硬是得到七個名額。所以近年有個說法很確切:湖南搭臺,四川唱戲。在這些選秀里占去半壁江山的選手,不是四川人、成都人,就是從成都賽區走出去的。
隨風而起,逐浪而行,中國娛樂圈流行什么,成都似乎就能提供什么。因為無論你要興起什么事,人永遠是核心元素。西南腹地,從古到今都是中國的大后方,如今也應當是娛樂圈的大后方。這里滋養娛樂精神,音樂酒吧遍地,藝術院校林立,因此歌者樂手臥虎藏龍。2009年的快女冠軍,成都人江映蓉說:“這樣一個休閑的環境,是可以讓人靜下來學唱歌的,因為太悠閑了,沒有什么功利,反而有一種安全感。但恰恰又在某種程度上,會讓人擔心自己渺小。在這兩種心態之下,都會選擇好好做音樂?!?/p>
市井之慢
評書
寬巷子里的評書
聽評書是老成都人的習慣,評書界也高手林立,像李伯清就是早年活躍在茶館、劇場的散打評書鼻祖,而羅小剛去年也曾經每周在寬窄巷子的“市井生活”講評書,他們作為本地受歡迎的名嘴,每年過年也會在劇場開講。此外,在一些以傳統作賣點的茶館,至今仍有說書表演。李伯清曾表示,當代四川說書人生活最好的時候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那時候一個小茶館一天能賣出三四十碗茶,講評書的先生一碗茶能提五分錢。”而當年說書藝人是許多年輕人羨慕的職業,有固定收入,但不用上班受領導管束。
茶館
茶館的“茶”也許并不重要,放松下來隨遇而安才是真諦。
成都鶴翔茶館,位于市中心人民公園內,已有200多年歷史,在那里可以看到人生百態,世間冷暖。
成都人愛喝茶,在這里茶館稱得上“遍地”。尤其夏天坐在露天樹蔭下的竹椅,三五知己擺擺龍門陣,或者試一下那里的掏耳朵、按摩服務,是最爽的享受。市川劇院旁的悅來茶園,是如今成都為數不多能看到川劇、評書等的老茶館,每天下午都有演出,去看戲的幾乎都是中老年人,買一杯茶坐下即可坐一下午,隨便續水,聊天。此外,府南河邊上、望江公園、人民公園的鶴鳴茶社等茶館也相當安逸。至于文殊院內頗受歡迎的“禪茶一味”茶館,則從今年8月底開始停業裝修,一年后才重開。
麻將
在成都紅口的漂流區內,一到盛夏就擺放起數十里的遮陽傘和麻將桌。
成都人愛打麻將全國聞名,早年有個段子:如果坐飛機在成都上空往下看,可以看到半個城市的人都在打麻將?,F在,成都人不僅想出了多種麻將規則,還繼在桃花樹下、江邊的“打麻將行為藝術”后,極富創意地在盛夏將麻將搬到水上、洞穴里打。成都某個社區還舉行老年雀王大賽,以幫助區內老人防止老年癡呆癥。
街頭圍墻上涂鴉的麻將圖。
麻將獨特術語
1索=幺雞 2索=毛線 3索=搖褲 4索=小雨
6索=中雨 7索=坦克 8索=彈簧 9索=暴雨
1筒=湯圓 2筒=眼鏡兒 3筒=樓梯 4筒=肚皮
5筒=肚雞眼兒 8筒=豬咪咪 9筒=狗熊
1萬=小隊長 2萬=中隊長 3萬=大隊長
聽牌=下叫 糊牌=郭了
公園:成都人民每天的下午大趴
成都的公園不少,但看點最多、最娛樂的,還是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公園。
成都的公園不少,例如浣花溪公園、百花潭公園、望江公園等,但看點最多、最娛樂的,還是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公園。這里每天中午過后,上空即回蕩著各種歌聲樂聲,喧囂熱鬧得像開趴。本地各社區的自組藝術團劃下地盤,一臺臺“超級中年”、“舞林大會”立馬開場!他們的妝容服裝相當專業,有以獨唱或者組合登場的,這邊是近十人的大樂隊伴奏,那邊的民族舞、交誼舞或者健身操卻跳得自娛自樂,彼此的音樂聲浪互相激蕩,圍觀的人就更high了。而在一旁的曲徑小樹林間,則是“非誠勿擾”相親大會,那里掛著一排排謄寫好求偶男女老中青資料,一百塊即可掛足三個月。而確實不少有心人前來看資料,認真篩選自己的相親對象。
夜宵
成都的夜宵小吃實在太多
香辣蟹、盆盆蝦、缽缽雞、牛蛙、兔頭、麻辣小龍蝦、魚香龍蝦、炒田螺、燒烤、土鱔魚、酸菜泥鰍,又或者蹄花湯、擔擔面、甜水面、肥腸粉、蕎麥面、涼糕……成都的夜宵小吃實在太多。常被推薦的夜宵店集中在玉林或九眼橋一帶,實際上一般酒吧街和生活區附近都能吃到不錯的夜宵。
酒吧
詩人們在白夜酒吧聚會
成都的酒吧,大致上分布在三個地方:音樂氛圍濃厚的在玉林、相對年輕化的在九眼橋、高檔而時尚的則在水井坊的蘭桂坊,此外,文藝又小資的則多在寬窄巷子和錦里。成都酒吧除了以音樂、駐唱歌手見稱以外,也是畫家、詩人的活動聚集地,例如翟永明的“白夜”,就是文藝界朋友的一大據點,經常搞活動,新書發布會、詩歌朗誦會,等等。而唐蕾的小酒館無論新老點也都設計感十足,一看就知道老板娘除了大力支持地下搖滾,其實與美術界也淵源頗深。
東區音樂公園
東區音樂公園開幕。
開園不久的東區音樂公園,前身是成都紅光電子管廠,正如北京的798是當地的現代藝術集散地,這里也被有意設計為音樂產業聚集園區。這是中國第一家主題式音樂公園,也將是中國移動流行音樂基地。該公園被寄望成為中國另一個音樂制造和生產中心,據說唱片公司和影視公司有可能在此落地。開園至今,東區音樂公園已相繼迎來汪峰、齊秦、齊豫、崔健、徐靜蕾、黃立行、張靚穎、方文山、朱哲琴、譚維維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