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衛生部部長陳竺在一場報告會中表示,曾經有一種認識誤區,認為市場經濟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但實踐告訴我們,市場手段在社會服務領域往往失靈,過度市場化造成的后果就是“看病難、看病貴。”完全跟著市場走,醫療資源就會向大城市集中,向大城市的商業中心集中,向富人集中。(11月2日《科學時報》)
當市場化導致多數人看病難看病貴,我們會認為,它失靈了;當市場化帶來的不是公平競爭的醫療環境,我們會說,這可能是偽市場化。不幸的是,現在的醫療市場化,不但公眾不滿意,連衛生部部長也認為是“過度”的。那么,究竟是誰在“過度市場化”?
表面上看,是公立醫院。在去年一次座談會上,陳部長就指出,資源向城市大醫院集中,導致醫藥費用不斷增長,最終加劇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公立醫院的盲目擴張,增加了運營成本,給醫療質量和安全帶來隱患,同時削弱了基層醫療服務衛生體系。
實際上,擴張經營背后的根本動力是政績指標。長年以來,衛生部門評價醫院政績的主要指標是“兩高一低”。這也是地方評價醫改政績的重要指標。只要實現了門診就診人數、住院就診人數大幅上升以及藥品價格降低,就意味著政績出色。相反,一旦出現人數下滑及收入下降,可能就被認定為出現經濟滑坡,醫院院長政績就會得到負面評價。在這種觀念影響下,院長們只能依靠不斷擴張經營,來維持醫療GDP的上漲勢頭。最后呈現一種畸形發展成果:本來應該是醫療重點的發病前預防(一級預防)非常薄弱,而發病后預防(三級預防)和慢性病的管理,幾乎是空白,大部分資源用在事倍功半的發病診治(二級預防)上面。
一邊是根深蒂固的醫療壟斷,優質資源被壟斷在公立醫院。另一邊,是醫療經營的過度商業化,依靠壟斷優勢來實現營利。而在國際上,多數國家都是民營醫院比公立醫院效益好。但在我們這里,卻偏偏相反,呈現的是公立醫院一枝獨秀的局面。沒有行政權力之手在背后遙控,怎能表現得如此與眾不同?
在電信、石油這些政府干涉過多的行業,就難以避免出現過度市場化,一邊喊虧損,一邊不斷擴大經營。如果有關部門也愿意承認,當下醫療行業同樣具有壟斷特質,問題就很好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