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是我市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就如何貫徹落實黨代會精神,強力打造冀遼蒙三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等問題,記者采訪了平泉縣縣委書記董正國。
記者:作為參加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的黨代表,參加此次會議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董正國: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是一個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的大會。這次大會的召開,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市委在對事關承德發展重大問題上進行的深刻思考,感受到市委對承德發展、對承德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市委工作報告高瞻遠矚,實事求是,尤其是進一步明確堅定不移地建設產業發達、功能完備、環境優美、品牌響亮的國際旅游城市,從中可以看出這個旅游城市不僅僅是發展旅游,而是涵蓋了城市建設、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生態建設等各個方面的系統工程,是在思想解放、工作方法、城市形象、市民素質等各個方面與國際深度接軌,最終以國際旅游城市建設帶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我縣提出的“打造冀遼蒙三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的目標與這一發展理念一脈相承,我們非常有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有更大作為。
記者:平泉地處冀遼蒙三省交界處,可以說,平泉在全市沿遼蒙經濟帶構建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平泉縣也提出了強力打造冀遼蒙三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您認為平泉在對接國際旅游城市建設上有哪些優勢?
董正國:全市提出建設國際旅游城市后,我們在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中深入開展大討論活動,并多次聘請專家把脈支招,不斷深化對縣情的認識,明確了打造三省交界區域中心城市的奮斗目標。一是區位優勢明顯,位于三省交界處,是承德面向遼蒙的窗口,是沿遼蒙產業經濟隆起帶的核心;二是文化底蘊厚重,尤其是契丹文化在平泉留下了重重的一筆,利用契丹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把這種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生產力。三是產業基礎扎實,尤其是食用菌產業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前三位。四是飲食文化有特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飲食就有2項,我們提出了“游在承德、吃在平泉”的對接要求,并努力抓好基礎設施配套,完全能夠在建設國際旅游城市中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在對接國際旅游城市建設上,平泉在全市率先啟動了“城市整體形象宣傳”工作,平泉縣是怎樣考慮的,都做了哪些工作,效果怎樣?
董正國:我們深入挖掘悠久的歷史文化資源,確立了“契丹祖源、圣地平泉”的城市品牌,并制定了詳細的宣傳方案,先后投入宣傳資金2000余萬元,在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北京地鐵公交媒體、京承高速等進行了以“契丹祖源、圣地平泉”為主題的城市整體形象宣傳。同時,成功舉辦2011平泉杯全國跳傘錦標賽、首屆中華菌文化節,開展了“中國作家看平泉”等集中宣傳活動,與中央電視臺合作,先后錄制了“鄉約”、“鄉村大世界”等節目,以我縣為主景地的電視連續劇即將開拍,這些都將有效地推介“契丹祖源、圣地平泉”城市營銷品牌。
記者:如果說,平泉在城市營銷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那么在銜接國際旅游城市建設的軟硬件上,又進一步做了哪些工作呢?
董正國:我們像規劃人生一樣負責,像創作藝術一樣精心,用情、用力、用心規劃設計好我們的城市。先后投資2600多萬元,聘請國內外著名設計單位,高水準編制了城市總體規劃和各種專項規劃。特別是將航空新城、物流新城納入城區范疇,為建設一座布局合理、功能完備、舒展大氣的現代化城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城市建設的同時,我們注重豐富城市的文化內涵。首先,我們深入挖掘悠久的歷史文化,大打契丹牌,舉辦了契丹文化研討會,成立了中國契丹文化研究中心。今年6月份,“契丹始祖傳說”成功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我們將契丹文化與遼河源優美的風光相結合,打造遼河源契丹文化產業園,先后建設了澤州園、就日館、蘇頌碑林等旅游景點,有效地詮釋了我們“契丹祖源、圣地平泉”的城市品牌。
記者:結合此次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平泉會采取哪些措施做好國際旅游城市的有效銜接?
董正國:今后5年,是平泉城市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決定城市能否提品位、上檔次的關鍵時期,我們提出了“布局強功能、建設出特色、管理上水平、經營增活力”的總體要求。主城區按照政治、文化、商業中心的定位,以繁榮舒適為目標,加快建設改造步伐;航空新城堅持城市服從、服務產業的原則,建設成為高標準生態航空工業新區和經濟增長新引擎;物流新城堅持產業服從、服務城市的原則,建設繁華有序的新城區,精心設計打造一批地標性建筑、精品建筑和特色街區。城市管理在堅持數字化、精細化、人本化管理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城市分級管理模式,對重點街區、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航空新城、物流新城等,根據功能位置等特點實行等級管理,努力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