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大氣污染,輿論有必要對真實情況做出厘清,政府應對此積極配合,避免信息混亂和各種猜忌的流行。
首先,中國大部分人口密集區的大氣都受到了污染,這不僅是現實,而且也是中國社會的共同認知。徹底解決大氣污染,是消除各種生態污染最困難的一環,這一點在中國社會中的了解率相對低一些。治理中國的大氣污染需要一個長期過程,不會很快出現質變式改觀,這個現實不僅需要中國公眾了解,而且我們也必須接受它。
當前的最大爭議是:中國的大氣污染程度究竟是在繼續惡化,還是已經走上了哪怕是緩慢、但卻是逐漸改善與局部變好的進程。一些地方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城市的平均大氣污染程度在降低,比如北京市政府稱,北京一年中的藍天總天數在增加,不僅大氣平均污染情況在好轉,沙塵暴等極端天氣也在減少。
但有不少北京市民抱怨,政府公布的空氣監測數據與他們的實際感受不符。當前正值秋天,是華北地區霧霾的密集爆發期,像昨天那樣的大霧天究竟是“正常的”,還是“極端的”,公眾的記憶和感受趨于悲觀。昨天有氣象學者向《環球時報》表示,公眾的印象是“偏頗的”,但也有學者強調了中國當前大氣環境的嚴峻性。然而,無論公眾的看法是否準確,它都已經成為中國當前“大氣污染問題”的一部分。
既然大氣污染不可能短時間內得到解決,中國社會對它形成一些大的共識十分必要,政府應在這當中起核心作用。
中國公眾對各級政府有“對壞消息輕描淡寫”的印象,這使得很多人會在心理上夸大個人對污染感受同政府數據之間的差距。美國駐華使館的監測標準和監測范圍與北京市的不一樣,但它被網絡重視,大概是出于同一個原因。
中國各地政府必須建立起污染監測的絕對權威性,不隱瞞任何相關信息。如果在這個問題上輸給外國駐華機構,那么輸掉的不僅是大氣監測質量,輸的會比這多得多。
中國的空氣監控數據能否得到社會的一致認可,并推動民眾對環境污染形成認知的共識,是對政府公信力及中國輿論理性的共同檢驗。誰都知道大氣污染不好,但單項空氣質量指標的大幅好轉,與人們現代化生活的其他目標,有時是相悖的。我們在追求社會綜合發展的“最佳值”,它的“計算公式”對各國來說其實是不一樣的。
在中國不重視大氣污染的人大概已經沒有了,但今天就把消除大氣污染作為中國首要目標的經濟及社會條件顯然不成熟。然而它更不是“最后一個目標”。中國越往后發展,消除大氣污染就越會靠近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位置。它很可能是中國更高一級的現代化主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