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倒閉現象蔓延,珠三角企業遭遇“溫水煮青蛙”
時間:2011-10-29 22:54:54
來源:南方都市
珠三角經濟調查之企業
溫州企業倒閉風波愈演愈烈,美國和歐洲利空消息不斷,隨著經濟困局的延續和深入,珠三角經濟狀況有沒有發生改變?企業、市民和政府,各自有著怎樣的冷暖體驗?南都記者深入珠三角的佛山、東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門6個城市進行調查,感知冷暖,揭開謎團。
從今天起,南方都市報將連續推出4期系列報道,對珠三角企業生存、資金供需、政府財政和居民生活4個方面進行詳細報道,敬請關注。
幾個月來,珠三角企業正在苦難中越陷越深。經濟宏觀面相對穩定的同時,微觀面卻不容樂觀。企業倒閉現象在珠三角各市蔓延,稱之為“倒閉潮”過于夸張,但企業經營困難加大是真切存在的。各種壓力疊加,不少企業家感嘆職業生涯中前所未見。
這一輪危機中,中小型的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首當其沖,但高新科技企業也無法置身事外。產業鏈上下游關系漸趨緊張,珠三角營商環境將承受考驗。
倒閉停產“接力”
從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政府領到工資和遣散費后,黃玫元一個多月再也沒有去過熟悉的東方塑料制品廠。好幾家塑料企業讓他去“幫忙”,都被拒絕了。“畢竟跟了20年,一下子倒閉了,我需要時間慢慢平靜下來。”
東方塑料廠1989年成立。第二年,黃玫元就成為跟隨老板孔泳其的一批“元老”。“剛開始打市場很艱難,從6臺注塑機器發展到現在的115臺,真的不容易。”黃玫元說,老板待人不錯,總是面帶笑容,還曾是南海區人大代表。
就在東方塑料廠慶祝完22周年生日不久,孔泳其出走新西蘭,丟下年邁的老母親和1100多名工人。8月19日下午,轟隆運轉的上百臺注塑機突然停了下來,法院的封條、閃爍的警燈,讓員工們如夢初醒。一些跟隨老板10多年的女員工失聲痛哭,她們根本不相信東方塑料廠就這樣猝死。黃玫元也是一夜難眠。
8月20日,工人們涌上金沙大橋,導致大橋堵塞長達一小時,直至當地政府答應發放工資。8月25日,1100多名工人拿到了七八月份的工資和經濟補償金,共1400多萬元。
作為一家去年產值達3.8億元的本地老牌企業,東方塑料廠的猝死就像投下一枚炸彈,震驚了整個佛山。企業界猜測紛紛:“不知有多少企業會成為下一個東方。”
在此之前,珠三角最早感知到經濟轉冷的,是向來對外界環境高度敏感的東莞。今年6月、7月,東莞連續倒閉了定佳針織服裝、素藝玩具兩家公司。兩家均擁有2000多名員工,在業界都有較長的歷史和較高的地位。
隨后,7月26日,中山擁有1300多名員工的中合鞋廠宣告停產,并遣散全部員工。中合鞋廠品管部鮮主任說,工廠開辦20多年來一帆風順,工資都準時發放,從不拖欠。但今年以來,工廠開始變得不穩定。“一些外國訂單少了,工廠依靠去年下半年的一些訂單來維持運作。進入5月份,原本的訂單做完了,再也沒有新的訂單接上,工廠瞬間停產。”這也是今年以來,中山第一件因企業停產引發的公共事件。
4個月前,當“倒閉潮”傳言從溫州入侵珠三角之時,南方都市報曾對珠三角地區企業做過一次調查。其時雖然企業叫苦聲已然強烈,但中等以上規模企業的倒閉和停產,在珠三角還是孤立的個案。如今,這種規模偏大、歷史相對久遠的企業的倒閉和停產,在珠三角各市漸成“接力”之勢。
中等以上規模企業的倒閉和停產,僅是企業生存狀況的一種極端反應。多少小型、微型企業靜悄悄地關停,多少企業在煎熬、消磨、抗爭,多少企業家的信心在喪失,冰山下的種種懸疑,都難以找到一個明確的答案。
宏觀穩定,微觀煎熬
10月10日,“地產大鱷”潘石屹去了溫州,他在微博中寫道:“與溫州企業家交談,最近溫州跳樓的有6起,跑路的有96起。跑路的可能要比96起多,誰也不知道確切的數字。”
在珠三角,狀況顯然要好一些,至少沒有企業老板跳樓的消息。各地發布的經濟數據中,各項重要指標大多正常,負增長的現象鮮見,GDP仍有百分之十幾甚至二十幾的增長,出口增幅大多超過10%.部分指標增速回落,但大多仍處于上升通道。這印證了宏觀層面上,珠三角經濟依然相對穩定。
以東莞為例,記者根據報料初步統計,近幾個月來,因企業倒閉而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數量相對穩定,沒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也不如金融危機時嚴重。若將之稱為 “倒閉潮”,則過于夸張。但近四個月來,勞資糾紛增長近三成。微觀層面上企業經營困難加深,不穩定性增多,由此可見一斑。
南都記者近期再度走訪珠三角企業發現,近幾個月來,企業經營困難的局面并沒有緩解,相反卻成“溫水煮青蛙”之勢,企業對后市普遍擔憂。歐美頻頻出現利空消息,匯率的波動,國內原材料的直線上漲,勞動力成本的節節攀升,加之宏觀調控導致的資金供給緊張,和部分地區出現的限電,這種“六碰頭”的現象,在許多企業老板的生涯里是前所未遇的。
“在我們電子行業的發展歷史中,今年算是歷年來比較困難的一年。”廣東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姚榮城的類似說法,在南都記者調研中屢屢聽聞。
訂單減少、利潤空間壓縮、不確定性加大,成為企業面臨的共同困境。在佛山,東方塑料廠的倒閉僅僅是冰山一角。“2000年時一臺800噸位的注塑機每件產品可以賺10元的加工費,到現在降到了一塊多。”在注塑行業經歷過7年風浪的佛山市南海匯俊塑料有限公司主管郭柱良不住搖頭,訂單銳減、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漲、回款周期拉長導致資金緊張,都成為籠罩注塑行業的陰云。
“9月份到明年的4月份都是注塑行業的旺季,但我們33臺機器只有十幾臺在運作,淡得要命。”郭柱良說,開工不足在注塑業非常普遍。
這樣的狀況在珠三角絕大多數傳統行業中存在。國慶節前,南都記者走訪了東莞一家手袋廠,老板江小姐滿面愁容,她10月份還沒有接到任何一張訂單,“我打電話一問朋友才知道,大家的狀況都差不多。有的也是零散的一些小單,幾百來件的樣子。”
在東莞、中山等外向型經濟主導的城市,還多了匯率等因素的影響。“每天一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看美元匯率。”連續幾個月,江小姐的心情跟隨著匯率起伏。她告訴南都記者,她在六七月份接了一份訂單,當時匯率為6.47,三個月后交貨,匯率跌到了6.37.“接單越多,虧得越厲害。”
江小姐的廠做了13年,她從未感到像今年這樣的殘酷。“2008年金融危機虧的錢,在2009年和2010年賺了回來,現在又虧了。我們中小企業只能做一年盼一年,越來越活不下去了。”
通佳鞋業、聯凱鞋業都是中山市的制鞋大廠,前者擁有近2萬名員工。通佳鞋業出口專員楊孟儒說:“困擾我們的最大問題還是匯率問題,讓我們不敢接長單,接單過程中不得不慎之又慎。”聯凱鞋業出口負責人張瑞政也表示,金融危機時訂單是“救命稻草”,如今成了“燙手山芋”,甚至有訂單不敢接。
中山市小欖鎮政府一份調研報告顯示,服裝制鞋、化工膠粘行業訂單情況不容樂觀。走訪的企業當中普遍反映上半年訂單減少明顯,占走訪數量的70%,預計下半年訂單繼續減少,減少量為20%-60%.
從7月開始,順德一些牛仔小企業出現了老板走佬、員工聚眾討薪的現象,8月之后,這輪風潮則蔓延到家電、五金、日用品制造行業。順德區經促局9月的一份調研指出,今年以來,企業經營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總體來說,目前順德經濟運行穩中有升,但增速有所減緩,全區3萬多家中小企業中尚未出現異常的大規模企業關停現象,有不到10%的企業采取了減產、轉產措施。面臨生產經營困難的主要集中在家具制造、紡織(牛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和出口導向型小企業。
在鞋廠云集的惠州市惠東縣大嶺鎮,南都記者調查獲悉,從6月至今,至少發生了5起鞋廠老板走佬現象。在一向比較穩定的江門市,也出現了電鍍企業倒閉的現象。
高新企業也不好過
在這輪困局中,業界普遍認為規模較小的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首當其沖。但南都記者了解到,即使在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企業也并不好過。
“今年的形勢確實很嚴峻,比2008年金融海嘯時還要嚴重。”惠州市仲愷高新區平南工業園宏伍科技生產基地一家電子廠的辦公室里,張建民正在泡一碗方便面,眼睛腫得像熊貓。作為這家公司的副總經理,他每天都很忙碌。
張建民做電子廠已經十多年了,從去年開始,他涉足背光源產業,生產液晶屏幕和模組,產品主要出口歐美,迪士尼也是他們的客戶。這是一個被政府認為是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行業,在珠三角多個城市都受到追捧。但張建民發現,入行不久就遇到了問題。今年人民幣升值很快,對以美元結算的他們來說,本來就不高的利潤又進一步壓縮了。
“除了匯率,國內的生產資料成本上升也進一步削弱了利潤。”張建民的應對辦法是大量購買國外設備,以此取代人工。
在東莞,政府鼓勵的LED產業,日子也不好過。有業界資深人士指出,LED企業的研發投入過高,過度依賴政府扶持,全行業在這個流動性不足的年份里都不好過。他透露,現在行業內大企業的回款期都已拉長,小企業就更不用提,資金鏈的緊張已是全行業現象。“大洗牌很快就要開始了。”
實際上在深圳,苗頭已經出現。最近,深圳LED龍頭企業鈞多立實業有限公司陷入資金鏈斷裂,老板全家失蹤,成為今年來深圳最大倒閉案。
同樣危險的狀況出現在江門。五邑大學副教授幸蘆笙介紹,江門中小型LED企業雖沒見關停,但基本上都在“死扛”,訂單下降20%,成本上漲20%多,差不多有五成企業利潤下滑。
江門市LED龍頭企業真明麗集團有關負責人李治佳淡然地表示,隨著產業的不斷成熟,利潤逐漸下滑是必然的,會逐漸過渡到薄利多銷。“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
同樣被視為新興產業的動漫產業,處境與LED產業類似。“比金融危機時還厲害,你上一次過來還有7家企業,一年過去了,現在真正做動漫的只有3家。” 江門動漫協會副會長朱建國介紹,動漫產業投資周期長,前期投入大,沒有一定的財力,很難堅持下去。那些動漫工作室要么被收購了,要么直接關閉了。
在珠海中順新能源公司的辦公室,36歲的公司總經理黎傲杰兩眼通紅,頭靠在沙發上,頓顯疲倦、憔悴與蒼老。“今年形勢特別嚴峻,甚至比2008年的金融危機更嚴峻。如果此次創業失敗,我只能再去打工了。”這位來自湖北天門的創業者毫不諱言創業過程中遭遇了沉重打擊,一哄而上導致的產能過剩是這個“新興產業”沒能給他帶來好運的重要原因。
珠海亞門節能產品有限公司曾是珠海著名的節能產品公司,其主打生產經營的用于船舶類的“士帕能”節油裝置,前幾年每年都有數千萬元的營業額。但從今年初開始就遭遇市場寒冬。“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至今,由于國際市場油價的高企以及人力成本的大攀升,船運的整體利潤大幅下調,船運單位不得不壓縮各項開支,連 ‘士帕能’這種節省成本的節油裝置也成了船運主體的開支壓縮對象。”亞門公司相關負責人不無尷尬地表示,今年的市場銷售額只能完成原計劃的六成。
聲音
在我們電子行業的發展歷史中,今年算是歷年來比較困難的一年。
———廣東電子商會常務副會長姚榮城
9月份到明年的4月份都是家電銷售的旺季,也是注塑行業的旺季,但我們33臺機器只有十幾臺在運作,淡得要命。
———佛山市南海匯俊塑料有限公司主管郭柱良
我們做中小企業的只能做一年盼一年,沒錢沒技術,越來越活不下去了。
———東莞一家手袋廠老板江小姐
小工廠倒閉是珠三角制造業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必然結果,前面的道路不單單存在著坎坷,更重要的是路的方向已經發生變化。
———順德區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秘書長葉中平
影響
產業鏈上下游關系緊張
各種糾紛逐步浮出水面
在這種“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經濟環境中,被捆綁于同一產業鏈、處于上下游的企業之間關系開始緊張,各種糾紛逐步浮出水面,甚至開始動用黑勢力,成為值得關注的一個動向。
在佛山東方塑料廠倒閉事件中,一家全國知名的家電企業被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家企業是東方塑料廠的大客戶,在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漲、市場低迷的形勢下,它對上游供應商突然變臉。“今年6-7月份,這家企業突然對注塑加工的大小供應商殺價20%-30%,說以前的合同作廢,我在3-4月份已經出貨的30萬貨款一下子少了10萬,”一家公司經理說,東方塑料廠也遭遇到同樣的殺價,且回款周期一再拖延。中小型的注塑加工企業,面對大客戶的殺價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東莞一家手袋廠老板江小姐也感覺到了上下游關系的緊張。原先江小姐接單后,都會外包給小廠做。今年上半年,小工廠都叫嚷著不想做了。進入下半年,那些與她長期合作的小廠真的都不做了。更慘的是,有些小廠老板拿了貨料就跑路了,江小姐只得拿錢把貨料贖回來。現在,再找新的外包廠,她就變得很謹慎。
在佛山樂從,一家童裝公司的李小敏最近一直很煩惱。她的客戶佛山酷芘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老板杜富波跑路了。
而杜富波的跑路,其實也是惡性循環的結果。“最主要還是因為資金回籠不來,因為遲交貨款,供應商不愿發貨,導致酷芘沒法正常生產,工人工資發不出,進入惡性循環。”來自中山東升鎮的供應商潤源五金廠企業主楊勝貴也是四川人,跟杜富波是老鄉。
在惠州,鞋業發達的惠東縣,上下游企業之間的糾紛也日益增多。7月28日,一夜沒合眼的順豐鞋廠老板蘇少林坐在辦公室內不斷抽煙。10多個小時前,債主楊仕良派出五六名工人,沖入他的廠內進行打砸,將電腦主機、100多斤鞋模搬走,還砸壞他廠內的流水線。
9月13日,惠東黃埠鎮錦格利鞋廠老板費文林正在自家鞋廠內泡茶,突遭4名黑衣男子沖入廠內砍了7刀,受傷入院。事后了解到,費文林遭砍,與他的鞋廠和廣州欣幽貿易公司的貿易糾紛有關。
種種個案,暴露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關系的緊張,挑戰著珠三角營商環境。在這種“地主家也沒有余糧”的時候,信任是脆弱的。曾經的朋友,瞬間可能反目成仇。不少企業主再次面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無奈選擇。而上一次出現這種狀況,正是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