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觀看殯儀館遷移選址建議書(10月12日攝)
新建殯儀館閑置5年成為了臨時停車場(10月12日攝)
近日,一則《驚聞黔江再現“風水門”》的帖子引發網民熱議,該帖子稱,重慶黔江區毗鄰居民區的仰頭山殯儀館因燃放爆竹嚴重擾民,而花700萬元在遠離城區修建的新殯儀館卻閑置5年,最近當地政府又預算3800萬元在原址旁400米處重建。當地居民致電詢問黔江區規劃局,其回復竟是“黔江的風俗不能允許 穿堂過 ”。
網友質疑,當地為何放著好端端的新殯儀館不用卻花巨資在原殯儀館旁重建?700萬元資金打水漂了嗎?為此,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就此事赴黔江區進行了調查。
新建殯儀館耗巨資閑置5年因“風水”
據了解,關于黔江區仰頭山殯儀館擾民而新館卻閑置不用的怪事,早在一年前就有網友發帖曝光。2010年10月19日,網友發帖《黔江也有“風水門”》稱:仰頭山殯儀館就在黔江城區內,不分白天黑夜都是炮轟連連,嚴重侵犯了居民的休息權,新的殯儀館已竣工4年多,但就因政府領導迷信說把龍脈壓倒,怕影響風水,所以閑置不用。
記者在天涯、大渝網等論壇上看到,網友們紛紛跟帖對此事表示質疑:為何耗資千萬新建的殯儀館閑置5年?為何殯儀館搬遷選址僅離原址400米?幾萬人的生活環境就比不上一個所謂的“風俗”嗎?
規劃短視致新殯儀館廢棄再建
記者日前來到仰頭山殯儀館,該館位于仰頭山山腰上,山下是陽光花園等小區,周邊還有醫院、中學,與殯儀館的直線距離僅二三百米。殯儀館門口處張貼著政府禁放禮花彈和限放鞭炮的通知。在正陽殯儀館,四處雜草叢生,看出已閑置多年。
記者在陽光花園小區看到,不少業主正圍著“殯儀館遷建公示牌”議論紛紛。公示牌上寫著“遷建地址位于原址東北方向400米處,處于山體低凹地帶,對周圍的環境及居民影響較小,項目總投資估算約3850萬”。
陽光花園小區業主李先生告訴記者:“以前,殯儀館的鞭炮聲吵得人無法正常生活,現在情況雖有所好轉,但在原址僅400米處修建殯儀館,仍會對周邊數萬居民帶來噪音和空氣污染,幾乎所有的居民對此方案都表示反對。”
業主戴先生質疑:“很少有殯儀館是建在城市生活區的,都是建在郊區。”還有些居民稱,區政府部門將搬到正陽新城區,領導認為那里的殯儀館影響風水,所以一直閑置不用。
針對網友和居民的質疑,記者來到黔江區相關部門了解情況。黔江區殯葬管理所所長孫道介紹,仰頭山殯儀館建于1997年,占地僅三畝,早就無法滿足該區殯葬需要。區政府2004年決定投資700萬在正陽鎮建新的殯儀館,2007年新館主體建成。但建成后,適逢黔江確定“打造30萬人口中等城市”的發展目標,正陽鎮被作為新城區重新規劃。
孫道說:“新館之所以閑置不用絕非網上所說的“風水”原因。城市功能調整之后,正陽新館經重新規劃,定位為酉陽山公園主入口。同時,正陽鎮通過招商引資在新館旁建一個加氣站,當地治喪燃放鞭炮的習俗會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政府決定暫不搬遷,另行選址。”
黔江區規劃局規劃管理科科長黃國棟說:“之所以將選址擬定在離原址400米處,是因為那里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山凹,一座山梁將殯儀館和陽光花園隔開。同時,那里交通便利,輻射全城,又靠近仰頭山公墓,方便市民治喪。”
黔江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的火化爐完全達到了國家的環保標準,不會有空氣污染。同時政府也出臺了爆竹禁放和限放令,再加上一座山梁相隔,基本不會影響居民生活。
關于網友對“穿堂過”的風水說和700萬打水漂的質疑,孫道解釋說:“風水說純屬誤解。我們一共定了三個選址。其中兩個地方都在城西,而仰頭山公墓在城東,治喪隊伍穿越城區會影響市容市貌,最終我們放棄了這兩個選址。但是一些業主在聽我們解釋時,將“穿城過”當成了“穿堂過”,誤以為是一種風俗,造成了誤解。同時,正陽新館定位為酉陽山公園主入口后,旅游開發公司會將其改造為旅游設施,按照現行地價置換近2000萬元,全部用于新館的建設,不僅不會造成資產流失,反而使資產增值。”
記者注意到,土地增值所帶來的收益并不是建殯儀館帶來的,不花這700萬同樣也有這些收益。現行地價“置換”掩蓋了建殯儀館規劃的盲目和短視,仍是資源浪費。
專家:城市規劃應著眼長遠,兼顧民意
黔江區民政局副局長滕創奎表示,由于殯儀館遷建涉及全體市民的利益,這個遷建方案并非最終方案,公示結束之后還會開聽證會,邀請業主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共同商議研究。
孫道坦承說:“整個事情過程中,我們的責任在于沒有及時將殯儀館為何不搬遷、為何選在這里等情況向社會公布。”
盡管如此,網友們表示,老百姓心理上不能接受將殯儀館建在自己的小區旁,至于交通問題可通過修建道路、增加公交線路等方式解決;城市規劃應著眼長遠,充分聽取民意,特別是利益相關者的意見。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廖成林認為,政府在建設公益項目時應提高為市民服務的意識。如果原來規劃有缺陷,首先應主動承認。再次規劃時,更應廣泛聽取民意,做好溝通引導工作,否則即使不是政府的原因導致規劃不合理,仍會使政府產生道義上的責任從而損害政府公信力。
“城市規劃應考慮長遠,即使規劃需要調整,也要將調整方案、證據理由及時向社會公布,加強事前與老百姓溝通引導,而不是事中事后。同時,在與老百姓溝通中也可相互妥協,其實許多問題都有折中方案。”廖成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