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三大城市圈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比較研究
時間:2011-10-14 15:57:24
來源:人民網
與環渤海區域互動中,珠三角地區將通過技術交流、合作創新、人員培訓等途徑,提高技術水
平,提升制造業的能級。環渤海區域發展與日本、韓國的發展優勢相聯系,有利于環渤海區域在更
廣泛的區域獲取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國際合作發展的新思路。
國內三大城市群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比較研究
(一)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1.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演變。改革開放以來,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方式主要是投資
驅動型。1978-2003年,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占88.8%,即使是資本投入對經濟增長貢獻份額相對
較低的浙江,也達到80.1%。
具體分析,長三角地區投資驅動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一是從1978-1993年左右,以要素轉移為特征的投資驅動階段。這一時期處于我國工業化與市
場化的起步階段。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離土不離鄉”等政策為長三角農村工業化提供了強
大的動力。鄉鎮土地通過“無償”或低價的形式成為工業建設用地,推動了低價工業化。農村“廉
價”的土地和剩余勞動力大大節約了工業化成本,還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生產要素快速向工業轉移,
推動了農村工業化進程,長三角地區率先成為世界“大工廠”。
二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以地方政府推動為特征的投資驅動階段。20世紀90年代,在長三
角地區出臺優惠政策及其良好發展前景的吸引下,外商投資開始向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轉移
,有力地推動了長三角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其產業結構的調整。同時,由于財政分權制度的實施
,地方政府為追求經濟增長導致的“投資饑渴”使得經濟增長的投資驅動特征更為明顯。特別是
2001年以來,長三角地區的投資更快,2001-2004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年均增長24.5%,比全
國年均增長20.9%高出近4個百分點。但同時,反映技術進步的全要素生產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卻
十分微弱。
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跨過了工業化中期階段,正在向工業化后
期轉變,隨著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增長主體及發展方式的諸多變化,發展模式轉型已經成為當前
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課題。
2.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趨勢。一是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近年來,長三角
區域一體化逐步從生產要素合作向體制與機制深度合作發展。區域內各城市在公平、公正、公開的
統一規則下,進一步打破行政隸屬分割狀態,從更深的層面推動了區域一體化進程。首先,區域合
作在要素層面進一步深化。長三角城市間要素的合作目前已進入務實階段。為了定期協調城市間經
濟合作的重大事宜,長三角區域建立了“長江三角洲十六城市經濟協調會”。重點在交通、信息、
規劃、科技、產權、旅游、港口、通關、人才、“一卡通”互通等多個具體領域進行了區域一體化
的試點。其次,共同市場建設進一步加快。共同市場作為要素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的主要平臺,是
長三角區域各城市一直迫切關心的問題之一。近年來,長三角區域圍繞優化發展環境、促進統一大
市場建設、建設長三角信用體系、實現區域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相互融通的區域經濟功能與服務體
系、構建人才市場等方面進行了協商與合作,促進了各種要素在區域內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再次
,區域合作開始向以制度層面為核心轉變。近年來,體制與機制因素逐步成為阻礙長三角區域生產
力發展的關鍵因素。長三角區域各級政府通過兩省一市省(市)長會議、滬蘇浙經濟合作與發展座談
會、長江三角洲十六城市經濟協調會、各職能部門的行政首長聯席會議等四個層面的制度合作,制
定一系列公共性、協調性的區域政策,努力尋求體制與機制的重大突破,發展長三角區域生產力。
從制度合作發展趨勢看,長三角區域將在大交通制度、大城市群制度、大分工的產業制度、大環境
與資源配置制度、大保障制度等五大制度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二是二級城市群逐步突起,城市體系結構日趨合理。在形態結構上,以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
群、杭甬城市群為代表的二級城市群將構建長三角城市群城市體系發展的總體框架。上海城市群包
括上海、蘇州、無錫、南通、嘉興、湖州等區域,形成了“1+5”的區域格局;南京城市群主要包括
南京、常州、揚州、鎮江、泰州;杭甬城市群主要包括杭州、寧波、紹興、臺州和舟山等城市,形
成“2+3”發展格局。長三角城市群城市體系將以長三角區域城市群為特征,與世界級城市群相匹
配,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相結合的現代化四級城市體系。這一城市體系
是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長三角的產業龍頭引領作用,強化資源優化配置和實施產業分工,提高土地
利用效率,建設集約型城市,構建經濟發達、社會進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城市體系。
三是上海的龍頭地位進一步確立,“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的區域發展戰略形成共識。一個
經濟區域在國際上是否有競爭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于其首位城市的經濟實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
僅進一步確立了上海的核心地位,而且使區域發展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四是構筑以創新驅動為核心的新經濟發展模式成為長三角地區發展的必然。首先,加快提升要
素素質,努力實現要素稟賦結構的升級。為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奠定要素基礎的手段有:加大教育投
資,積極提升人力資本素質;加大研發投入,努力提高產業技術水平;進一步加快知識和技術積累,
提高產業整體素質等。其次,注重增強創新能力的產業路徑選擇。針對長三角區域產業特征,選擇
不同的發展路徑。對于技術、自主知識產權要求較高的信息、生物、海洋、航空航天、新材料、新
能源等高技術產業、戰略性產業,要側重原始創新,集中資源,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理論研究,在
關鍵技術、關鍵領域重點進行突破。再次,增強創新能力等軟實力。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先進的
科學技術理論和管理、組織方法,提升商務、管理、風險投資、股份、專利方面等的技術水平,建
立符合長三角區域實際的技術標準體系。復次,營造增強創新能力的軟環境。加強制度、政策、法
律、文化、市場條件、投融資環境、知識產權服務、中介服務、技術基礎設施等軟環境,形成與國
際接軌的宏觀發展環境。
五是產業結構將進一步優化升級。首先,現代服務業發展空間巨大。長三角區域將加快推進現
代服務業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長三角區域現代服務業在全國的比較優勢和引領作用,擴
大資源的優化配置范圍,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方向,推進服務業重心向高端轉移,大力發
展現代物流業、科技服務業、金融服務業、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加強
長三角區域內體制、機制的對接力度,制定促進服務業發展的統一政策。其次,工業結構調整力度
將進一步加大。面對成為國際先進制造業基地的總體定位,長三角區域將瞄準世界水平,堅持自主
創新與引進創新相結合,大力開發和引進制造業先進技術,以“一核六帶”總體布局為指導,統籌
規劃長三角制造業空間布局,形成以上海為龍頭、蘇浙為兩翼,各具特色、協作配套的區域產業群
落,以產業鏈的延伸和產業集群的形成為突破口,提升電子、汽車、機械、鋼鐵、船舶、石化等支
柱產業的競爭力,加快高新技術對紡織服裝、建材等傳統產業的改造,大力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
、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以及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再次,高科技產業的地位日益突出。長三角區域將
依托電子信息產業、生物醫藥產業和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以開發區和高科技園區為載體,通過營
造良好的高科技成果轉化的市場環境,加大投資集聚,引導和吸引社會資本更多地參與高科技產業
發展,積極探索從消化吸收創新和集成創新向原始創新的跨越。
(二)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1.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演變。珠三角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主體,也是我國區域
經濟中重要的增長極。工業化走向市場導向的重化工業階段是珠三角地區近年來顯現的主導勢頭。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三角地區憑借其沿海的優勢區位與對外開放政策,相對較好的輕工業基
礎,靈活的商品意識以及與海外華人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大
量外資的流入不但促進了珠三角地區的快速發展,而且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與此同時
,由于具有的勞動力、成本和市場容量等方面的比較優勢,中國成為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牽引下國際
產業大轉移的主戰場,珠三角更是憑借其沿海地緣優勢成為與香港之間“前店后廠”發展模式的受
益體以及作為亞洲“四小龍”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實現了從制造業到港口物流、工業服務和金融服
務等眾多領域的飛速發展,迅速成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主體。
進入21世紀,珠三角地區以低利潤加工貿易為主導的制造業經濟發展模式正越來越受到前所未
有的挑戰。珠三角低端制造業在土地、能源、勞動力、生態等要素資源價格上升的情況下,面臨的
經營成本壓力日漸明顯,傳統制造業的梯度轉移成為必然。同時,以資源消耗為代價的經濟發展模
式對珠三角經濟發展推動呈現乏力態勢。國際低端產業轉移給制造業帶來資金和技術的同時,也帶
來了生產能力的過剩、資源利用率的下降以及低附加值產品的價格競爭。珠三角地區以低端為主的
外向型發展模式開始面臨發展瓶頸。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升級成為珠三角地區乃至整個中
國經濟體系在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關鍵問題。
2.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趨勢。從珠三角1995年來的經濟結構變化趨勢看,未來珠三
角經濟結構演進的方向是:
一是三次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第一產業所占比重將持續下降;第二產業所占比重將在未來的一
段時期內繼續小幅上升,但總的趨勢是“先升后降”,在重化工業化完成后,其比重將呈現下降趨
勢;第三產業比重將穩中攀升,并且提升的空間大。第二產業能級的提升將逐漸推動相關產業服務
水平的提高,二、三產業的互動將更加明顯,高技術和服務業將逐漸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
二是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更趨完善。珠三角與香港、澳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經濟聯系歷史
悠久,粵港澳的合作將成為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因此,珠三角地區將進一步借助
CEPA的優勢條件,以及日趨成熟的“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等一體化合作區域建設,最大限度
地利用港澳的資本、人力資源和世界貿易自由港等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將現有以單純加工為
主的制造業向加工制造與研發設計相結合轉變。同時,借鑒港澳的市場機制,完善珠三角地區的制
度,進一步加大開發開放力度,完善外向型經濟為主要特征的經濟發展模式。
三是與長三角、環渤海區域合作將進一步加強。在與長三角地區互動中,珠三角地區將著力發
展金融、物流、旅游、會展、中介和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能級。與環
渤海區域互動中,珠三角地區將通過技術交流、合作創新、人員培訓等途徑,提高技術水平,提升
制造業的能級。
(三)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環渤海灣和東北城市群的優勢:一是全國最大的原材料基地、最古老的工業基地。這一地區原
來的經濟發展基礎很好,但其處于基礎地位的重工業,現正面臨著向輕工業結構轉型的變化。重工
業的發展必須緊靠原材料產地,所以就重工業的發展來說,應該還有較大的優勢。但對于工業結構
轉型而言,反而形成了一種不利的模式。二是東北亞產業擴散的最近途徑。日本、韓國的技術轉移
和產業擴散,是我國產業興起的主要技術來源和信息、貿易途徑之一,基于東北城市群所處的地理
位置,其所接受輻射的范圍、力度、深度都是最大的。三是最豐富的土地和森林資源以及富裕的環
境容量。在環渤海灣城市群中,除了水資源以外,其他資源都不是主要問題。這與珠三角、長三角
地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長三角地區,土地資源尤為缺乏。
1.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演變。根據區域經濟發展的集聚與擴散規律,當資金及其生產要
素在長三角等地達到規模不經濟時,也會出現向其他地區擴散的情況。21世紀初,以北京為龍頭的
環渤海地區,將繼長三角之后成為我國對外開放與開發的引擎。但是由于區域經濟協作與聯系程度
較低,區域經濟一體化尚未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以京津為核心帶動兩翼的局面遠未形成。
京津唐地區經濟一體化整體水平提高已具備了良好的條件。2002年,北京提出振興現代制造業
,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光機電一體化產業,生物工程與新醫藥產業,汽車產業等初見成效。天
津作為我國傳統的工業城市,現代制造業也初具規模。唐山等城市,不但具有一定的制造業基礎,
更擁有低成本的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使其有能力承接京、津等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產業轉移
。因此,在市場和政府雙重作用下,京津唐地區將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北京將成
為這一基地的研發、營銷、總部管理職能的中心和金融、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中心。天津將發
展現代制造業的組裝等高級環節,具有一定的品牌效應,成為區域的物流中心,并擁有較發達的金
融市場。唐山、廊坊等城市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成為生產加工和產業配套基地。
2.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趨勢。一是京津唐地區將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
和現代制造業基地。在北京強大的研發能力的帶動下,京津唐地區產業技術水平將有較大提升,高
新技術產業會得到長足發展。天津、唐山等城市利用北京的研發資源,通過在北京設立研發中心,
或聯合進行技術創新等途徑,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增強整個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的競爭力。同時,
京津唐地區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和較發達的現代知識型服務業,對現代制造業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通過與東北、山東等地形成有效聯動,共同打造環渤海地區現代制造業基地。
二是京津唐區域產業分工將日趨合理。京津唐各主要城市間的專業化分工,基本上是建立在各
主要城市資源差異和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北京的優勢行業和產品是高新技術產業,主要包括手機、
微型計算機和軟件、轎車;天津的優勢行業和產品是手機、電子元器件、大規模半導體集成電路、
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等;石家莊的優勢行業和產品是化學原料醫藥、紡織服裝;保定的優勢行業和產
品是太陽能和風能等新能源、輸變電設備制造;張家口的優勢行業和產品是礦山設備、鋼材、葡萄
酒和果汁飲料;唐山的優勢行業和產品是鋼材、建材、煤電能源、海洋化工等。
三是兩大產業聚集區發展潛力將進一步突顯。首先,天津濱海新區港口優勢、土地資源優勢和
政策環境優勢,是成為現代制造業基地和國際港口重要物流中心的重要條件。天津濱海新區將在加
工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實現突破。其次,曹妃甸依托獨具特
色的港口優勢,加大重大產業規劃布局力度,大力構筑現代港口物流、鋼鐵、石化和裝備制造等產
業集群,將會成為北方國際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級重化工業基地,國家商業性能源
儲備和調配中心,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
四是環渤海區域發展將與東北亞的發展結合起來。東北亞各國在經濟上存在著巨大的互補性。
日本和韓國的技術與資本、中國的勞動力和市場、俄羅斯的資源尤其是能源等,為東北亞的區域經
濟合作提供了優勢互補的基礎。環渤海區域發展與日本、韓國的發展優勢相聯系,有利于環渤海區
域在更廣泛的區域獲取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形成國際合作發展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