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清晰的年代,尖利的現實足以激活每個人的痛感;這是一個曖昧的年代,理不清過往,辨不明未來。搜狐讀書 文化2011年問道學界專家、文化名人,以期通過他們解密中國社會文化,讓蕓蕓眾生看個清楚,來個痛快。
朱濤,香港大學建筑系助理教授,公眾領域十分活躍的建筑評論者。撰寫了大量建筑評論文章,深入洞察了當下的建筑問題,《大躍進中的人民大會堂》《西九龍》等文章具有重要的專業價值,體現出高度的人文關懷?! ?/p>
問題:社會現實和文化觀念是如何影響建筑設計的?建筑意義上的空間變化又是如何作用于社會文化的?
朱濤:上世紀80年代建筑界爭論的議題就是我們走民族形式還是現代主義,這是非常激烈的爭論。到底是毫無保留擁抱現代建筑,還是探索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表達?很遺憾的說這些討論沒有接上,沒有接上五四的路,動亂帶來記憶巨大的斷裂,我覺得辛亥革命一百年反思,我個人認為,一個最大的問題你會發現,我們的記憶是一片一片的空白,要費很大的時間復原,把前輩延續過來,我們才能往前走。
80年代在現代主義民族形式兩套語言之間多少有張力,這是表達了現代化的遠景,但是這種張力被迅速的肢解了。90年代初極度的商業化變成商業招牌,建筑師回歸建筑本體,不追求建筑象征性。90年代末國際建筑師開始涌入中國,他們有的認為中國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可以創新的白紙,有這么多機會可以做這種完全的狂野的設計,他們對中國的態度就是開放,隨便可以做,這里成為冒險家的樂園,大家都涌入中國。
進入2000年,中國已經開始成為全球化,不光是重要的一員,而且是主要的弄潮兒之一了,中國的地位也在世界上面越來越高。所以中國模式就開始出現一個很熱的一個詞,大家討論,什么叫中國模式。中國模式變成非常獨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有一個教授,在2008年1月7號寫了一篇文章,他預計到2008是中國模式年,因為那年開奧運會,肯定會成功,因為中國政府的力量。他說生意人、媒體的大腕蜂擁到中國,還能有任何一個更好的地方做生意、修體育館嗎?……
城市化是推動經濟往前走的、主導的力量。那么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呢?我貢獻一個思考,空間上的思考,我念一段阿倫特的一段話,她說生成力量的唯一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素是人們生活在一起,只有當人們緊密地生活在一起,行動潛力才會一直呈現,力量也才屬于他們。所以城市這個基礎,即城邦——它曾一直是所有西方政治組織的基本立場,的確是力量的最重要的物質前提。也就是說,中國在未來有更多農村人口轉到城市,他們變得很緊密了,交流會越來越頻繁,他們的思想會越來越多,他們的動員能力越強,所以我的結論就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越快,中國的公民社會化的進程也是不可能逆轉的。
2011理想國文化沙龍 朱濤講座 《改革開放時代的中國建筑學:1978-2010》
朱濤:我喜歡這個字,打開,我覺得比開放更好一些,因為它暗示了更多的是一個動詞,而不是名詞或者簡單是一種政策。而且呢,它暗示的是一種過程,是一種連續的過程,然后暗示著大家在一起參與。
正好我最近在跟國際上19個學者合寫一本很瘋狂的書,關于當代世界建筑。其實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一本書能全面的來考察世界范圍內,從1960年晚期到今天的建筑發展和城市發展,所以20個學者,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來寫這個書,非常全,中東、非洲、亞洲,亞洲要分南亞、東亞,我個人負責中國這個章節,我決定把1960年稍微往后推,從1978年開始,因為我覺得1960年末對中國來說,建筑文化來說,并不起到轉折點的一個意義。所以我認為1978年,中國開始走向改革開放,更起到一個轉折點的意義。所以我這個歷史是1978年到2010年,就是到去年這樣一段歷史。
三十幾年的改革開放,如何影響中國建筑文化的演變?1980、90年代,和二十一世紀第一個10年,就三個十年,我把它按照通常的習慣分開。八十年代我稱為改革初期,就是社會是改革的初期,文化上我稱它新啟蒙;九十年代,經濟上高速發展,文化也開始產生分裂,有各種各樣的層次和片斷在涌現。到了二十一世紀,中國迅速走向國際化,而且中國從80年代開始,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一開始是摸著石頭過河,現在叫中國模式,就是中國已經發展出了一個模式,讓其他的人,羨慕、嫉妒,甚至覺得跟不上這個時代,這樣有點反諷的意味,逐漸我們變化很急劇。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我們用中國模式概括這個十年社會化問題,然后我會介紹引起的變化,我叫眾相紛呈。
80年代,我在重慶建筑工程學院讀書的時候,我們辦的刊物,《建卒》,為什么叫卒子,因為沒有地位,沒有奢望,但是他有什么精神呢?一步步往前拱,沒辦法后退,是當時的一個呼吁。66年到76年,1977年恢復高考第一批學生進來,1981年他們畢業,再加上這四年,差不多中國15年是沒有建筑師培訓出來的,沒有職業建筑師,一整代的建筑師消失掉。到78年開始改革,有人意識到,建筑業不光是賠錢的產業,不光是政府修房子、修醫院,是可以賺錢的,所以80年代實際就是中國使建筑業要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這一個決策把建筑工業推向一個蓬勃發展的一個過程。
巨大的問題出來了,就是中國沒有建筑師。新一輪改革開放要修新房子。文化上、藝術上等等技術含量不高的時候,還可以一夜之間能改善,85新潮美術,可以一口氣把西方二十世紀所有流派模仿出來。建筑有根深蒂固的材料性、技術性和工藝標準,建筑恢復起來非常困難,所以在高考恢復以后,建筑教育恢復就變成特別重要的一員。從文化上,我們剛才提到,80年代文化熱,大量西方的學說、思想引過來,有一個《走向未來》叢書,建筑業也有,把二十世紀初到二十世紀末全部翻譯過來了,充滿翻譯的錯誤,誤解,讀者再接受這樣的誤解,就造成一種信息爆炸的暈眩。
我們的國家在1910年到1930年初這一段時間叫五四新文化運動,認為是開啟文化啟蒙的一個偉大的項目,但是后來因為救亡,因為戰爭,因為政治動蕩,中斷,80年代某種意義把這個中斷的項目重新開始,所以叫新啟蒙,以前的問題我們現在重新開始談。
我先離開學院說到社會,影響老百姓對現代性想象的不是學院,不是建筑學術界,是一批很實在的東西,涉外賓館。我看大家很年輕可能不知道這個詞,涉外賓館當時有一個外號叫第四世界。這個第四世界老百姓是進不去的,只有老外來旅游能進去,五星級飯店對我們老百姓來說是魔幻般的世界,每個人都希望有這樣的生活方式,就是現代化了。
廣州的白天鵝賓館1983年開業了,從建筑學術上、形式上雖然沒什么地位,我認為有非常大的社會學意義,因為它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后老百姓可以進去的第一個五星級賓館大堂,這是非同小可的一件事,大家現在習慣了。
與此同時,在北方,大家應該知道這個,長城飯店,是中國第一個安裝全玻璃幕墻的房子,這是美國的商業事務所設計的。這是80年代初的時候,北京東郊,現在當然不一樣了,現在是搞上去,當時是一片蠻荒之地。你可以想象,這樣一個鏡面玻璃幕墻完全虛幻掉了,遠看在郊區里面這個東西消失、熔化在藍天白云里面,這又是另外的震撼,成為海市蜃樓的圖象,這對我們也是很新鮮的一種感受。
當時建筑界爭論的議題就是我們走民族形式還是現代主義,這是非常激烈的爭論。到底是毫無保留擁抱現代建筑,還是探索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表達?很遺憾的說這些討論沒有接上,沒有接上五四的路,動亂帶來記憶巨大的斷裂,我覺得辛亥革命一百年反思,我個人認為,一個最大的問題你會發現,我們的記憶是一片一片的空白,要費很大的時間復原,把前輩延續過來,我們才能往前走。
當時的文化討論基本是從頭開始,所以某種意義很膚淺,民族形式這個探討,始終停留在一個很抽象的層次,就是中華民族,到底中華民族是漢族,北方的民族還是50幾個民族,還是不同世紀演變、地域文化的演變的過程,沒有人細分。現代主義同樣,現代建筑在很多擁護現代建筑人的心目中,現代建筑等于自由、民主、開放,他們認為玻璃盒子就代表著一個透明的社會等等,反對這些人就是保守,他們忽略了這個形式美學和現代社會、現代性其實有巨大的距離,不是一對一的關系,現代建筑本身也有了一個多世紀,它跟不同的傳統有豐富的資源。
90年代之后,90年到92年,中國有非常彷徨的時候,有人建議要回到計劃經濟的時代,我認為蘇聯的解體給中國上了一課,鄧小平開始南巡,意識到經濟發展要前推動,要不中國有可能會重蹈蘇聯的覆轍。80年代有各方面的理想,這段用鄧小平的話就是發展才是硬道理,先別爭論,要開發,用老百姓的話就是一切向錢看。80年代有的口號叫文化熱,90年代最時髦就是下海熱,人人下海,這成了主要的時代精神。
我剛才說80年代在現代主義民族形式兩套語言之間多少有張力,這是表達了現代化的遠景,但是這種張力被迅速的肢解了。第一個就是商業文化開始迅速的普及,北京傳統城市風貌基本上被破壞的差不多了,有人趕緊發明一個口號叫奪回古都風貌。這里面其實有一個深刻的變化,就是形式再也沒有意識形態的力度了,形式只不過是符號拼貼而已。這個房子可以是非?,F代的,加個小亭子就有傳統的點綴了,這是官員的心態。
開發商也一樣。90年代有一種叫歐陸風情,傳統的太老土了,新興的有錢的階層,或者中產階級需要不同的文化表現,搞歐陸風,加一點羅馬柱,加一點西洋古典的線角。今天,你到任何售樓網站,人家會推銷你各種各樣的風格,法國的、種式的、羅馬的,甚至包括現代的,各種各樣的。這里面說明什么問題?風格現在是市場化中所有可以自由選擇的一種而已,沒有哪一種比另外一種更有現代性,哪一種更先進或者更開放,實際上是自由選擇,像超市里的貨架上的物品一樣,這種80年代的風格張力已經沒有了,被市場迅速肢解,這是第一個力量,市場力量。
還有一個重大變化就是一批建筑師,大概在95年以后出來,獨立的建筑師,他們成立獨立的工作室,恢復了1940年以前建筑師開業的模式,實際上是個人,就是比較自由的一些文化性的創作,利用空子,慢慢開始市場化,越來越自由,成為獨立的“詩人”。建筑追求也開始變化了,他們認為80年代任何一種語言都有極大的意識形態的象征性,他們認為是不應該的。90年代初這種極度的商業化變成商業招牌,他們回歸建筑本體:我們不追求建筑象征性,我們只去思考建筑本身的形式構造,基本的元素是什么,歸結來歸結去可能就是幾種元素。
第三個力量,是90年代末國際建筑師開始涌入中國,80年代已經有,但是更多是隨著國外的投資商做酒店、商場。90年代末,政府越來越有錢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公共項目、文化項目國外建筑師也開始進入。有人認為中國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可以創新的白紙,國家有五千年文化歷史的國家,絕對不是白紙,積淀了很多東西,但是有這么多機會可以做這種完全的狂野的設計,他們對中國的態度就是開放,隨便可以做,大家成為冒險家的樂園,大家都涌入中國。這是九十年代末的變化。
進入2000年,中國已經開始成為全球化,不光是重要的一員,而且是主要的弄潮兒之一了,中國的地位也在世界上面越來越高。所以中國模式就開始出現一個很熱的一個詞,大家討論,什么叫中國模式。中國模式變成非常獨特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有一個教授,在2008年1月7號寫了一篇文章,他預計到2008是中國模式年,因為那年開奧運會,肯定會成功,因為中國政府的力量。他說生意人、媒體的大腕蜂擁到中國,還能有任何一個更好的地方做生意、修體育館嗎?……
新中國建筑的三個階段,改革初期、高速發展和今天這個中國模式。中國建筑師在80年代發展與對現代性不同的象征性的表達,在90年代出現建筑專業本體語言的覺醒,到2000年開始出現一些公民建筑意識的增強。
我覺得這三十年的遺產都很可貴,但是遠遠不足以讓我們面對中國的問題,中國的城市化的問題,我們在文化話語上老是沉浸在古典的天人合一,非歷史性的幻想,我們面對就是黑壓壓的指標,就是人口、居住等等各種問題。
今年應該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年,不光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們轉了一圈再反思。另外我強調空間上的問題,從2010年,去年年底,國家統計中國城市化,就是農業人口和城市人口已經接近1:1,中國城市化的比例是49.86%,今年進入50%,甚至超過。我們不能再說中國是農業大國了,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是一半一半了。
在下面十年,十幾年,中國將開始人類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過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他說在二十一世紀,全人類有兩件大事,一個是如何把高科技運用到社會里面,第二件事就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為什么呢?因為中國政府明確意識到,80年代是沒有城市化概念,只有工業化,90年代只有開發,所以引起征地、拆遷這種社會矛盾?,F在開始明確認識到,城市化是推動GDP、社會增長、經濟轉型、工業改造一個根本的力量?,F在目標定的很雄心勃勃,……也很有挑戰。但是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反應,建筑師覺得不愁沒活了,幾乎所有的職業人都會很振奮,因為拉動建材、開發、平面設計等等。但是我這里面想強調一個問題,空間的急劇變化給社會、政治帶來什么的結果?我認為剛才說那個公民建筑打了個問號,是有人反對公民建筑這個詞、公民社會這個詞,說公民社會是西方給中國設下了陷阱,現代化、城市化都是西方的陷阱,但是我們沒法停,因為城市化是推動經濟往前走的、主導的力量。那么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呢?我貢獻一個思考,空間上的思考,因為辛亥革命反省大家都集中在思想上,我貢獻一個空間的思考,我念一段阿倫特的一段話,她說生成力量的唯一不可缺少的物質因素是人們生活在一起,只有當人們緊密地生活在一起,行動潛力才會一直呈現,力量也才屬于他們。所以城市這個基礎,即城邦——它曾一直是所有西方政治組織的基本立場,的確是力量的最重要的物質前提。也就是說,中國在未來有更多農村人口轉到城市,他們變得很緊密了,交流會越來越頻繁,他們的思想會越來越多,他們的動員能力越強,所以我的結論就是,中國的城市化進程越快,中國的公民社會化的進程也是不可能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