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兩極三帶”的理論支撐點分析
時間:2011-10-13 13:27:57
來源:環渤海新聞網
今年4月份開始,中科院唐山科學發展研究院和唐山學院圍繞如何推進唐山“十二五”轉型發展這一主題,組織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了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較強實踐意義的研究成果,并于8月30日舉辦了“推進唐山‘十二五’轉型發展理論研討會”。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從各自研究領域視角出發,圍繞唐山市“十二五”轉型發展的著力點、主要機遇與發展動力,轉型發展的瓶頸問題、轉型主線以及經濟發展轉型與文化視野轉變等方面,認真探析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歷史和現狀,深入透視當前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深層次矛盾問題,點明認識處理這些矛盾問題的方向路徑,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議。9月22日,本版刊發了四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共鳴,今天續發其他三位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與廣大讀者共享。
“十二五”期間,唐山的開發建設將以曹妃甸新區為龍頭的唐山灣“四點一帶”為主,加快沿海地區發展,同時,還把非沿海地區的發展問題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诖?,也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唐山市確定在“十二五”時期對區域發展做出“兩極三帶”戰略布局,即,未來五年唐山將以曹妃甸新區和市主城區兩個增長極的率先突破,帶動沿海經濟帶、平原經濟帶、山前經濟帶協調發展,活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充分體現區域統籌兼顧發展的指導思想。其中,“兩極”包括曹妃甸新區增長極和市主城區增長極,“三帶”包括沿海經濟帶、平原經濟帶、山前經濟帶。
“兩極三帶”發展戰略有著系統先進的理論支撐的。這里,重點分析增長極理論、統籌區域發展理論、非均衡協調發展模式、網絡開發理論等幾個支撐點。
首先,討論增長極理論對“兩極三帶”發展戰略布局的支撐。增長極理論主張政府干預、集中投資、重點建設,其適用范圍較廣。它強調在區域發展過程中,增長并非出現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強度首先出現在一些增長點或增長極上,因此,要依靠條件較好的少數地區和少數產業帶動,把其培育成增長點或增長極,在積聚的基礎上,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外擴散,影響和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發展,對整個經濟產生不同的最終影響。增長極的積聚效應主要表現為資金、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向極點聚集,擴散效應主要表現為生產要素向外圍轉移,在發展的初級階段,積聚效應是主要的;當增長極發展到一定規模后,積聚效應減弱,擴散效應增強。
形成增長極必須具備這樣的條件:(1)在一個地區內存在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群體和企業家群體,創意與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2)必須具有規模經濟效應。即發育成為增長極的地區需具備相當規模的資本、技術和人才存量,通過不斷投資擴大經濟規模,提高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率,形成規模經濟;(3)要有適宜經濟與人才創新發展的外部環境,它包括既要有便捷的交通、良好的基礎設施等“硬環境”,還要有政府高效率運作,恰當的經濟政策、保證市場公平競爭的法律制度以及人才引進與培養等“軟環境”。唐山的“兩極”基本具備上述條件,其中,曹妃甸新區增長極承擔著帶動全市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資源、兩個市場,大幅提升經濟外向度和開放度,在增量上為全市調整經濟結構發揮重要作用的任務。而市主城區增長極則是在存量的調整上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方面作出重要貢獻。
其次,討論統籌區域發展理論對“兩極三帶”發展戰略布局的支撐??茖W發展觀要求重視“五個統籌”。統籌區域發展是“五個統籌”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十分豐富。正確把握和認真貫徹統籌區域發展的要求,對于在新形勢下實現唐山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統籌區域發展的目標是實現區域之間協調發展,主體是中央政府及地方各級政府,這樣,就應根據不同的目標采用不同的區域劃分。對于唐山來講,其要義就是,地方政府要依托市場機制,運用能夠掌握的各種資源,發揮比較優勢,形成合理的區域分工,幫助和扶持弱勢地區發展、緩解地區差距擴大的趨勢,形成統一市場,促進商品和要素在空間上的合理有序流動和合理配置。
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唐山市大力實施“兩極三帶”發展戰略,這個戰略充分體現了唐山在“十二五”期間區域統籌兼顧發展的指導思想。新的戰略構架是以曹妃甸新區增長極和市主城區增長極“兩極”的率先突破,促動沿海經濟平原經濟帶和山前經濟帶“三帶”的協調發展,從而活躍唐山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一是通過強化“兩極”,尋求發展突破,又要讓唐山發展更為均衡;二是三帶”融合,明確區域定位,點面結合,促進沿海與內陸腹地互動發展,形成以“兩極”突破促“三帶”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再次,討論非均衡協調發展模式對“兩極三帶”發展戰略布局的支撐。區域經濟發展中有均衡發展、非均衡發展、非均衡協調發展三種理論模式。第三種理論模式已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首選,也是我國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首選。唐山“兩極三帶”戰略,作為一種適度傾斜、注重區域之間協調與互補、適合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區域經濟發展、開放型不均衡發展戰略,就是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統籌區域非均衡協調發展。曹妃甸新區在港口建設和運營、發揮港口的龍頭作用上突破;在重大產業項目聚集上突破;在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企業內部、行業之間和區域之間循環上突破;在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上突破,帶動全市充分利用兩個資源、兩個市場,大幅提升經濟的外向度和開放度,在增量上為全市調整經濟結構發揮重要作用,而主城區加快發展以高端服務業、文化創意、旅游觀光、金融保險、科技與信息服務、服務外包、商貿流通和房地產等為主要內容的第三產業,以及機器人、工程機械等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率先在調整經濟結構上取得突破。作為唐山市發展縣域經濟的重點地區,沿海經濟帶、平原經濟帶和山前經濟帶將進一步開發開放、升級和轉型。唐山市沿海經濟帶以曹妃甸為重點的大開發大建設,正催生重化工業等臨港產業方陣;北部山前各縣市遷西、遷安、遵化等,依托自然資源稟賦,打造了鋼鐵等傳統產業脊梁;同時,以主城區為核心的中部平原地區也隨著城市建設的升級進入發展快車道。
此外,尚可支撐“兩極三帶”戰略布局的理論還有網絡開發理論、新經濟地理學、區域科學等。網絡開發理論主張加強增長點與面之間的聯系,實現整體推進,適合于城鄉一體化發展。其認為,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個地區形成了增長極即各類中心城鎮和增長軸即交通干線之后,增長極和增長軸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在較大的區域內已經形成了商品、資金、技術、信息、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流動網及交通和通訊網絡。在此基礎上,網絡開發理論強調加強增長極與整個區域之間生產要素交流的廣度和密度,促進地區經濟一體化,特別是城鄉一體化;同時,通過網絡的外延,加強區外其他區域經濟網絡的聯系,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將更多的生產要素進行合理配置,促進經濟全面發展。
網絡開發理論有利于縮小地區間的發展差距。其一方面要求對已有的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更新、擴散、轉移,另一方面又要求及時開發新區,以達到經濟布局的平衡。新舊點軸不斷漸進擴散和經緯交織,逐漸在空間上形成一個經濟網絡體系。因此,網絡開發一般適用于較發達地區或經濟重心地區。它同時強調推進城鄉的一體化,加快整個區域經濟全面發展。所以,該理論應用的時機應選擇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區域之間發展差距已經不大,區域經濟實力已允許較全面地開發新區的時候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