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的做法,就是把農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按照企業要求進行種植。”民生蔬菜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張丕儉告訴本報記者,他們采取的是“訂單農業”形式。
據了解,成立于2009年1月的民生蔬菜種植合作社,已經與山東省內外5家企業簽訂協議,種植的作物主要包括土豆、玉米種子等。“農業合作社能借助公司的力量,在和大超市談判中占據優勢。”據了解,走規模化經營之路,已經成為棗莊市多數農村合作社的共識,除此之外,農產品深加工、多元化銷售也是下一步“合作社農業”的方向。
讓土地成為類似商品的東西,在交易所對其經營權進行交易,這是棗莊乃至整個山東省都在推行的農村土地合作社。其中三個問題得到解決:外出打工農民不再為種地發愁,撂荒的土地不再閑置,交了地又難以外出的農民變身“農業工人”。
農民的喜悅 “收入比以前翻了番”
9月20日下午,棗莊市山亭區桑村鎮任莊村村民任安喜跟本報記者談起“入社”一事,略顯興奮。任安喜說,加入合作社后,去年一畝地的土地租金有900元,另外分紅600元,再加上在地里干活掙的一部分錢,“家里收入比以前翻了番!”
任安喜提到的“入社”,正是棗莊乃至整個山東省都在推行的農村土地合作社。其做法,是將農村分散的土地集中起來,在保證農村土地所有權(歸國家)不變、土地承包經營權(歸農民)不變、土地農業用途(用于農業生產)不變的前提下,實施的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其本質,是化零為整,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經營。“就像把地存進銀行,等著領利息就行。”任安喜比喻說。
本報記者了解到,凡是將土地“存入”合作社的農民,都可以領取租金和分紅。任安喜的另一重身份,是該合作社按天領取工資的“長工”,“平時也會在基地干活,一天可以領四五十元工資。”
以往的尷尬“費老勁卻不賺錢”
任安喜給本報記者算了一筆賬:“種玉米一畝地一季最多收獲800斤,以前一斤八毛錢,全部賣掉就是640元,刨掉農藥、化肥等,最后剩不了幾個錢。”而且這還不包括人工費,“費老勁卻不賺錢!”
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選擇外出務工,但對于這些人來說,家里的土地似乎成了“雞肋”。任莊村村民李朝泉坦言,他們村村民要是誰不好好種地,很容易被人說懶,于是很多人在農忙時回家種地、收糧食。
但是,“打工一個月掙的錢,頂得上種地一年的錢。”李朝泉說,土地甚至成為他們在外打工的“累贅”。在此背景下,土地流轉制的推出,獲得很多人歡迎。
專家解說產權證轉動“大土地”
任莊村農民要實現一宗土地產權交易,一般步驟是:第一,根據自家實際情況自愿申請加入土地合作社。第二,農業合作社對提出申請的土地進行審查,頒發《農村土地使用產權證》。第三,持證人在產權期內可進行交易入股、評估作價、抵押貸款等。
山亭區經管局局長戴金山指出,合作社對農村土地使用產權確認后,發給農民《農村土地使用產權證》(小證)。一方面,持證人可以使用、經營、流轉、轉讓土地,也可以作價、折股作為資本從事股份經營、合作經營或抵押擔保;另一方面,土地合作社或種植大戶受讓土地使用權后,可以用全體成員的土地使用產權證,向土地產權交易機構申辦總的土地使用權大證。合作社和農民憑土地使用權大證,可以向金融部門申請抵押貸款。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曾寅初教授表示,棗莊土地改革實現了土地使用權的資本化。(記者 劉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