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現象讓人扼腕嘆息,難道“大北京”越來越容不下我們的“小傳統”了?
美國人類學家羅德菲爾德曾將文化分為“大傳統”和“小傳統”兩類。其中,“大傳統”是指雅文化、精英文化、官方文化,“小傳統”是指俗文化、大眾文化、民間文化。以這種分類來看,陽春白雪的“大傳統”固然值得崇敬和贊嘆,但下里巴人的“小傳統”,更能體現出人們生命、生存、生活的經驗和智慧、情感和價值,是文化堅實的基礎和頑強的生命力。
長期以來,北京許多古建筑遺產遭到了嚴重破壞,但有些屬于“大傳統”的古建筑,尤其是那些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古建筑,如故宮、天壇、頤和園、雍和宮等,卻幸運地被保留下來,并且日益成為北京的象征符號和文化光環。相反,那些屬于“小傳統”的古建筑,如東城區的乾泰寺、觀音閣、關帝廟、湖北會館等,卻遠沒有“大傳統”那么幸運,正面臨保護力度不足,甚至被商業挪用損毀的困境。
作為“小傳統”的古建筑一旦全部消失,作為“大傳統”的古建筑必將被淹沒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香港人形象地稱之為“石林”——之中,逐漸變成一座座“孤島”。因為,我們已經對那些屬于“小傳統”的古建筑,沒有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和耳濡目染的熏陶。最終的結果是,“新北京”越來越大,卻無法與“老北京”進行有效的對接和勾連,變成一個沒有歷史感、文化感的“歷史文化名城”。
保護古建筑如何做到“大傳統”和“小傳統”兼顧?在倫敦,采取了兩個策略:一個是保護老城區,建設新城區,使老城區古建筑群得以基本保留下來。一個是對老城區的古建筑,盡可能地采取翻修和保養,延長其壽命,并使之適應人們的現代生活需求。同時,老城區的新建筑,在風格上也大多與古建筑保持一致,沒有鶴立雞群的樣式和色調。
當然,與其說倫敦老城區古建筑保護得比較好,毋寧說其老城區發展是一個長達幾百年的自然而然的歷史過程。相反,北京用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倫敦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道路,在發展中出現了一些“擠壓效應”,不免有些莽撞和疾速,對城市的歷史文脈和建筑風格的保護與傳承還存在一些不足。
正因如此,我們說保護北京的古建筑,尤其是保護那些作為“小傳統”的古建筑群落,更顯得尤為急迫。市委書記劉淇曾提出,“古都風貌對北京來說不是包袱,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可多得的經濟、文化和社會資源”,“要堅決反對‘推平頭’的改造模式,堅決改變大拆大建的舊做法,堅持微循環改造”。留住更多“小傳統”的古建筑,需要多一些“微循環改造”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