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省是蔚縣宋家莊鎮中心校大寧村小學唯一的教師,老師、班主任和校長都是他一個人。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寫字各門功課,自然也就他一個人教。可他三歲時得了小兒麻痹癥,已經39歲身高還不足1.2米。從1991年10月起,他就在河北蔚縣宋家莊鎮做代課教師。整整20個年頭了,幾經輾轉,每一次代課教師“轉正”都與他擦肩而過。當地的縣委書記曾說:“郭省不能轉正,他有損蔚縣的教師形象。”(中國新聞網9月10日)
郭省的遭遇令人同情,20年來,他幾乎年年得獎。2009年,還被評為“蔚縣十大杰出青年”。按說,他對教學是勝任的,是完全有條件能轉為正式教師的。
然而,郭省并不是孤例,與郭省有一樣遭遇,甚至更慘的,在代課教師群體中大有人在。代課教師殘酷的現實是:領導想讓你回家,就隨時回家,更何況,如果領導拿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招生體檢標準》(這一標準是申請小學教師資格證的身體條件依據)告訴郭省,他的小兒麻痹癥、身高都不適合擔任教師,直接把他清退,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該標準規定,小兒麻痹后遺癥輕度跛行,不能錄取到師范;男性考生身高在150厘米以下(年齡在17周歲以上的考生身高在155厘米以下),不能錄取到師范專業。
2006年,我國開始啟動清退44.8萬代課教師。從積極意義看,讓沒有教師資格證的代課教師退出,這有助于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但是,如何在清退過程中,尊重歷史,讓教學質量得到家長和學生認可的教師轉為正式教師,同時對實行清退的教師,進行合理的安置以及補償,這關系到師道尊嚴,也關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可在不少地區,獲得“代轉公”機會的代課教師極少,很多代課教師面臨被無情清退的命運,而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當地在清退代課教師之后,其實面臨教師短缺的問題,有的甚至對清退的教師采取回聘方式,只是改名為“代課人員”或“臨時代課教師”、“合同代課教師”,還有的繼續以代課教師名義去招聘新教師。
這顯然不是代課教師不合格,也不是沒有足夠崗位解決代課教師問題,而是當地政府還想繼續以代課教師名義給這些教師以極低的待遇,以減輕自身的教育投入,所以才在執行上級政策時,一邊清退,一邊繼續回聘。另外,近年來,不少地方政府都在想辦法怎樣減少教育投入,包括撤點并校、建超級中學,體現的就是政績工程和壓縮辦學開支的雙重思路——— 撤掉鄉村小學,不管孩子上課要走多遠,都讓這些學校的孩子到鎮上學校上課,就是典型的不顧受教育者權益,只顧壓縮辦學開支的行為,依照這種趨勢,未來有可能一個縣只有一所超級大中學,一個鄉鎮只有一所超級小學、初中。
這哪是辦教育,而是在辦工廠,是在消滅鄉村教育,糟蹋我國的農村教育——— 這些代課教師,就是工廠里的臨時工。就像宋家莊鎮中心校大寧村小學,從學校形態看,根本就不是小學,可是這卻成為當地孩子上學的救命稻草,原因是原來的完小被撤了,孩子們必須到很遠的鎮上學校上課,有著很大的現實困難。
在今年教師節前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河北張北縣第三中學為廣大農村教師作題為《一定要把農村教育辦得更好》的報告,提到農村教育依然是我國教育的“短板”,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任重道遠。在筆者看來,農村代課教師,是“短板”的“短板”,這一問題能否解決好,關系到農村教育這塊“短板”的解決。
目前,在農村地區處理代課教師問題的,主要是政府部門,因此處理好壞就取決于政府的態度,而更適合的處理模式,在筆者看來,還應該是由村民和學生(家長)以及教師共同參與決定代課教師的去留,因為他們對代課教師的教學最有發言權,比如,對于有15年以上教齡代課教師,如果村民和學生(家長)認為其完全適合,則應該轉為正式教師。而對15年以下教齡的代課教師,則可結合村民意見,以教師資格證、“代轉公”考試來解決其去留。
村民和學生家長,參與農村教育和學校的管理、決策,這是讓農村教育走出弱勢困境的唯一途徑。過去15年來,我國撤掉了37萬所小學,其中有一些小學的撤并并不合理,尤其在農村地區,溫家寶總理已經指出這造成了新的輟學問題。而有的學校在撤并時,還曾引發群體事件,遭到村民和家長的強烈反對,可還是被強撤,這就是由于撤并決策由當地行政領導作出。如果對學校的撤并,村民有決策權,政府只是執行村民的決策,目前農村教育的很多困境其實不會出現。
這其中就包括農村教育投入不足,農村學校校舍破敗等問題。對于農村教育的投入,這也是該由村民參與決策,并監督政府落實的,可現實是,政府想投就投,把給鄉村學校投錢,當成是施舍,就像教育局長給代課教師的話,給你一碗糊糊面吃。這是完全顛倒的權力和權利關系。這種關系之下,能辦好農村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
總之,從農村代課教師的悲慘境遇,到農村學校的瘋狂撤并,再到農村校舍安全等,所展示的是,農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權益,被行政權力漠視。要改變這種情況,必須建立農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參與教育管理的基本制度,只有這樣,發展農村教育,才會是政府部門必須履行的責任,而不是反過來,他們用自己的權力,隨意折騰農村學校、農村教師。
(作者系教育問題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