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中國家長尤其是城市中的家長對中小學教育有諸多不滿,認為目前不少教學內容和方式都不能讓孩子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于是,有些家長用行動表達不滿:讓孩子在家上學或者進入私人辦的學堂。教學階段涵蓋幼兒園、小學、初中乃至高中。(9月5日《中國青年報》)
“在家上學”到底是不是好事情,現在實在說不清楚。表面看來,這是對公立學校的一種挑戰,姿態絕決,包裹著太多的教育希望。冷靜下來想想,這樣選擇何嘗不是太過悲情。畢竟,對現行教育制度與教育模式的徹底不認同,是必須為之付出現實代價的。
道理最簡單不過,公立學校教育模式得到體制認同,更容易與高等教育招生接軌、獲得相關文憑。“在家上學”則是另類選擇,它注定要經受太多的現實考驗,最終也很可能讓孩子支付出相關代價,影響到其人生發展。
“讀書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讓孩子擁有怎樣的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會讓孩子擁有怎樣的未來。沒有哪個家長愿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事實上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均的今天,家長也都拼命讓孩子往辦學軟硬件都好的公立學校里擠。
問題是,依附著陳舊的教育體制,教育模式始終難以走出應試教育的陷阱。公立學校教育太過功利化,很難傳遞給學生更多有用的知識,輸送給學生的文化與價值也偏保守。這一切,都讓一些懂得先進教育理念的家長覺得不堪忍受,不愿自己孩子再被陳舊體制捆綁,從而選擇“在家上學”來尋求突破。
事實也證明,“在家上學”可以給孩子傳送到在公立學校得不到的文化與價值。只不過,就算“在家上學”有更多的教育理性,是更加符合科學發展,但由于是在與一種強大的制度體系博弈,自然也就難免代價沉重。不論如何,孩子都是無辜的。我們不愿意看到,“在家上學”的孩子,最后得不到制度呵護而陷于艱難。這實際上意味著,我們更應從“在家上學”的無奈選擇中,看到當前公立學校教育已經帶著一種強大的痛感。
德國哲學家費希特曾說:“教育必須培育人的自我決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傳授知識和技能,而要去‘喚醒’學生的力量。”當前,必須對公立學校教育內容的片面性、行為的短期性、目標的功利性等痼疾進行徹底療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