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監督”,中國社會的各種爭議甚多。有些人認為中國的監督進程慢得像蝸牛,也有人認為這個進程“太快了”,甚至“已經失控”。這是一個很難產生權威評價的領域。
中國輿論的批判力量顯然已經與一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現在不僅有“建設性批評”,還有“對抗性批判”,批判者的政治出發點有時很像西方的“反對派”。中國的政治似乎在以“擴容”的方式包容這一切,盡管社會對此的看法相當分裂。
批評性輿論和被批評的各政府機構之間,存在著廣泛的互不信任。一些批評者把每個具體問題都“上綱上線”,宣揚政府機構“必然是壞的”。被批評的政府機構則很少主動配合批評者,他們往往認為批評者不了解情況,“不專業”,對他們的工作形成了干擾。他們也經常把批評者的動機“上綱上線”,認為這些批評者的背后有“敵對勢力”操縱。
中國的輿論批評現在相當多,甚至多得有些“濫”,但政府和輿論的良性互動遠未形成,批評的主力軍未必是有經驗、有水平的民意代表、媒體評論家或者學者,而經常是互聯網、特別是微博上雜亂無章的牢騷或者口號。本該對批評及監督發揮更大作用的人和力量,反而常常處于沉默的狀態。
改變這個狀況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種力量付出各自的努力,包括彼此的理解和容忍。這顯然不是政府把心胸放得更寬一些,再出臺一個詳盡的規定就能做到的。所謂建立一個“監督政府的制度”,用它來解決一切,是烏托邦。中國的事情永遠都是實踐的過程,需要一批開明的官員,一批有責任心的公眾意見領袖,需要幾個處理得比較好的公共危機,通過他們的示范,中國社會逐漸從“監督”這個領域里“亂逛”的狀態,一步步走上正軌。
現在一些政府部門其實有了主動接受監督的“陽光做法”,但是沒人理。發生官民摩擦的一些領域,輿論要求讓監督“一步到位”,政府一時又做不到。這些都是輿論監督看似熱鬧,實際上有些“使不上勁”的表現。
在共產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讓權力受到有效的監督,這應當屬于政治上的“高科技”。蘇聯政權不被監督的前車之鑒,以及當今世界很多國家“監督過濫”的情況,都是中國應當避免的。一個政黨長期執政,社會對它主動接受監督的愿望很容易信心不足,這方面出的“正常問題”,也很容易被過度解讀,造成全社會思想的混亂。讓“監督”有效并準確,實際是中國長期穩定的政治支柱之一。
全社會都要知道這不是件容易的事,誰也不應把它簡單化成一個口號,同樣誰也不應因為它很難做,就固步自封,不思改變。推動中國進步的總是一些具體的人,他們抓住一些具體的機會,塑造歷史在不同時期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