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首部突破傳統尺度的小學生性教育校本課程試點教材率先出爐,今年9月將在朝陽區定福莊二小投入使用。與其它學校使用的性教育教材不同的是,這本教材涉及的內容突破了傳統教育的底線。比如“我是從哪里來的”一課中,就大膽加入了性交概念。(8月17日《北京日報》)
對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在今天已是“國際慣例”。英國法律規定,必須對5歲的兒童開始進行強制性性教育。根據相關規定,英國所有公立中小學都將學生按不同年齡層次劃分為4個階段來進行不同內容的性教育。瑞典從1942年開始對7歲以上的少年兒童進行性教育,內容是在小學傳授妊娠與生育知識。上世紀70年代初,性教育進入了芬蘭中小學的教學大綱,連幼兒園也有正式的性教育圖書。芬蘭有本性教育書—《我們的身體》,家長可以像講《一千零一夜》那樣每天講一節,性教育就自然而然地開始了。
相對保守的東方世界如今也在不斷加強對少年兒童的性教育。2004年,新加坡就制訂了一個系統的性教育方案,并設計了一套多媒體性教育教材,分別適用于小學高年級、中學高年級和中學以上的學生。而日本文部科學省出版的小學第一冊《衛生》教科書封面就有女性和男性的身體和性器官圖,小學每年有一到兩小時的特別講座,內容是男女之間身體的區別、月經和懷孕的原理等。
雖然從教育理論的角度,性教育應從何時開始,目前還未有定論,但英國兒童教育專家蘇·浦朗特主張將性教育提到學齡前,最晚不遲于5歲。浦朗特的解釋是:學齡前的孩子性意識雖很朦朧,但是隨著他們自我意識的日趨強烈,對兩性之間的微妙區別可能興趣倍增而津津樂道。此時開始對他們進行性教育的啟蒙,不僅必要,而且可行。
眼下,我國開展的性教育工作相對滯后保守,面對現代社會豐富的資訊和少年兒童天然的好奇心,已顯得力不從心。研究表明,當代學生身體發育的時間比10年前提前了近兩年,但他們在性心理成熟和性知識的掌握上卻沒有同步發展。調查顯示,有八成以上的家長未對孩子進行分性別性教育,家長對于孩子性方面的好奇與疑問往往是“避而不談”、“諱莫如深”。而在網絡、電視、電影日益發達的今天,少年兒童接觸有關性內容的畫面、圖片、信息的機會與頻率大大增加,如果沒有及時正確的教育,孩子難免產生好奇與獵奇心理。有的孩子甚至會在視覺、生理的強烈沖擊和刺激下,在負面示范的引導下,做出不當的行為。
正如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學校是鄭重討論性的問題的地方,是使男孩子明白衛生、節欲等問題的地方,也是使年紀比較大的孩子明白性病危臉的地方。”眼下,北京率先開展小學生性教育的試點,其中的內容雖然突破了傳統的尺度,看似有些“大膽”、“前衛”,但相對于目前的現實情況,卻并不顯得超前與過分,是全社會應該關注與支持的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