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鐵道部表示,王勇平不再擔任鐵道部新聞發言人、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職務。相關負責人稱,“這不是免職或被停職,而是正常的職務變動,王勇平的級別待遇沒變,調到哪個部門還沒定。”(《新京報》8月17日)
王勇平會有今天的變動,讓人看到了新聞發言人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不是在公眾和媒體面前“白話白話”就能了事的。
隨著信息公開透明不斷向縱深發展,新聞發言人“橋梁”作用將更加凸顯,保護好剛剛轉業而來的新人,是新聞發言人這項制度能否成為信息公開透明持久開展下去的重要方面,對于他們在工作中存在的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和不足,應該采取允許講話、講錯話的寬容態度和方法,保護他們投身新聞發言人這項重要而風險極高的職業的熱情,滿足公眾和媒體對信息公開透明的需要,把政策通過新聞發言人及時、準確地傳遞給公眾和媒體。
我國的新聞發言人制度才剛剛起步,站在公眾和媒體面前的新聞發言人,絕大多數都是從其他部門和行當轉業而來的“新人”。“經風雨、見世面”的機會少之又少,面對媒體記者具有針對性的提問,不夠老練和成熟,答案不準確和不到位的情況在所難免。對這批被譽為“黃埔一期”的同學中一些新人說錯了話,跑了調門,就大批特批,可想而知,本來就“開口難”的新聞發言人自然會“退避三舍”,“望而卻步”……一旦形成“羊群效應”,說錯話、答錯題就罷官去職,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新聞發言人更加會縮手縮腳、謹小慎微,根本不肯也不愿做“出頭的椽子”。久而久之,新聞發言人制度就會形同虛設,其聯系群眾和媒體的橋梁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任何事情總會有正反兩面,王勇平離職,可能是王勇平為自己的出言不慎付出了代價,另一方面也會讓那些正從事新聞發言人工作的人不寒而栗。誰能擔保他們在面對公眾和媒體時就不會說錯話。從這一點來看,王勇平離職在新聞發言人隊伍中所引發的“寒蟬效應”千萬不要低估。在完善新聞發言人的體制上,不要動輒以撤換某個說錯了話的新聞發言人來消彌公眾和媒體對當事部門的質疑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