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3點剛過,48歲身材消瘦的菜販子馬翠連起床了,僅睡了3個小時。他騎上三輪電瓶車,早早趕往上海真北蔬菜批發市場。
“只有到得早才能進到新鮮貨。”馬翠連說。
在批發市場里進菜可不簡單。馬翠連事先列好30多個品種的菜單,1小時里才置辦了4種,有些貨要凌晨兩三點才到,只能等。昏暗的燈光下,他把雞毛菜、青菜、豇豆和藕從列表里勾去,又點了點腰包里的錢。
進貨量取決于生意好壞,當天他準備了1000元。這意味著前一天的生意不好,有很多菜沒賣完。
200多斤的菜備齊了,馬翠連開著三輪趕往真華菜場。妻子王緒芳每天5點會在攤位上和他會合,搬運、整理、上攤,一直持續到顧客前來。
夫妻倆租了兩個連在一起的攤位,每月1800元,加上水電等花銷200多元,這筆硬支出折算到每天就有70元。王緒芳算了筆賬:每天至少要賣掉300斤菜,每斤菜平均掙5毛錢,才有80元凈利潤,每月掙2400元。“生意好的話三四千元也有,不過夏天很難。”
夏天的菜容易壞,有些白天賣不掉晚上就得扔掉。馬翠連邊說邊扔掉了大半筐花生,“生意不好時一天要扔掉四五十斤菜”。
攤位上的臺式電扇舍不得開,因為一度電要1.2元。盡管如此節約,夫妻倆想在夏天守住每天80元的“利潤線”仍然要動一番腦筋。王緒芳說:“菜價是漲了,可俺們賣菜的沒得到好處。”
夫妻倆販菜已4年,摸索出“早市賣質量、晚市賣數量”的經營之道。整個上午,只要得空,夫妻倆就整理菜,給顧客干凈、新鮮的印象。下午1點,馬翠連回家休息,個把小時后夫妻再次會合,準備晚市的沖刺。
18點30分一過,菜場里漸漸安靜下來。
回到住處已過19點。2室1廳里合住著3戶人家,馬翠連一家擠在10來平方米的小間,每月房租850元。
“好在大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女兒也已工作,現在只剩小的了。”馬翠連談起三個兒女時似乎忘了冷清的生意。夫妻倆希望能熬到小兒子有工作后就回安徽阜陽老家種地。到那時,夫妻倆便完成了心愿:用自己的雙手把三個孩子送到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