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陳葉軍)今天上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改革發展司住房改革處處長王勝軍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就保障房建設等熱點問題與網民在線交流。
網友余樂表示,有人說保障房建設是一窩風,是大躍進,如何看待這一言論?對此,王勝軍表示,中央大規模推進保障房建設這項大工程,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王勝軍說,大規模建設保障性住房是中央惠民生、促發展、調結構的重要舉措,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改善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住房建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城鎮居民的總體住房水平得到明顯提高。到去年底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1.6平方米,但同時由于一些家庭收入比較低、住房狀況比較差,但自身又不具備通過市場改善居住條件的能力,特別是一些群眾還住在棚戶區,設施比較簡陋,房屋陳舊,有的還存在安全隱患。一些新就業的職工也面臨階段性的住房困難,還有許多外來的務工人員為城市發展做了很大貢獻,但他們的住房問題也比較突出。
住房是民生最主要的內容,只有把住房問題解決了,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為了妥善解決群眾的住房問題,2007年中央部署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工作,2008年在應對金融危機過程中,中央出臺的一攬子措施當中,保障性住房建設排在第一項,2009年保障性住房建設量為300多萬套,2010年達到500多萬套,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確定全年的建設任務量是1000萬套,應當說建設規模是逐年提高的。
王勝軍指出,中央之所以大規模推進保障房建設這項工程,既考慮了必要性,也考慮了可行性。
從必要性角度來看,一個最基本的情況就是我們國家整體的城鎮住房供需矛盾還存在,住房總量不足仍是一個突出問題,因此必須加快增加住房供應。尤其是要看到在城市住房中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中小戶型的住房數量相對不足,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既可以緩解住房供需緊張的關系,又可以調節住房供應結構,從而盡快滿足城鎮低收入家庭、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等住房困難群體的基本住房需求。這件事情早做比晚做好。
從可行性角度來看,我國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財政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具備大規模建設保障性住房的基本條件,有必要充分發揮公共財政的作用,切實履行好政府的住房保障職能。我們也做過其他一些分析,包括施工能力、土地供應、建材供應,這些方面都能夠支撐按時完成好既定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
從保障性住房建設實際效果來看,通過近幾年大規模的推進,很多群眾住進了保障房,改善了住房條件,得到了實惠,但仍有許多居民在翹首以盼。要盡快解決他們的住房困難問題,就必須盡最大努力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