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城市姓海。”為什么人類集聚奔向黃金海岸?因為幾百年來,人類歷史發展的重大變化,再不是一個個孤立的經濟世界,而變成了越來越統一的世界經濟。由于海上交通,便于貿易,加之濱海地區生態容量大、海洋性氣候適合人居等因素,所以沿海成為經濟全球化時代里沿海各國人口與生產力分布的密集地帶。
紐約大都市群、東京大都市群、倫敦大都市群都是濱海城市群。500年來世界的中心,從地中海的威尼斯、遷往了安特衛普、熱那亞,來到了阿姆斯特丹,這時候荷蘭成為了世界的中心,這個中心在18世紀越過了英吉利海峽,轉到了倫敦,1929年的時候這個中心轉到了美國的紐約。人類歷史上就是這樣風水輪流轉,歷史透鏡的焦點就是在一個一個沿海的名城之間,把接力棒進行著傳遞。
正如湯因比的預言:“昨天的海是地中海,今天的海是大西洋,明天的海是太平洋”,今天太平洋沿岸的城市正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今天我們在太平洋沿岸,看到日本的三灣一海城市帶,看到中國臺灣的基隆、臺北、臺南、高雄。在夜空中看衛星圖,地中海是一條黃金海岸,中國臺灣西部是一條黃金海岸,日本的三灣一海是黃金海岸,美國的東部、美國的西部、美國的南部、美國的北部都是黃金海岸。
中國的海岸線依然支離破碎,我們還沒有形成黃金海岸。以山東省為例,每單位海岸線城市密度,是地中海沿岸城市密度的1/20。遼寧沿海城市的分布更加疏落,江蘇的蘇北基本上沒有沿海好城市,浙江除寧波外,再沒有什么好城市。我們中國有大量的海岸線還在沉睡,我們是一個人多地少海岸線非常稀缺的國家,但我們海岸線利用效率很低。最近浙江省在做濱海產業規劃時,全都是重化工業;山東省在做藍色經濟區規劃只有兩個地方提出了建設新城的規劃,其他都是重化工業、鋼鐵工業;遼寧省的營口市是當年東三省第一個出海門戶,是當年的“關外上海”,濱海資源是無比的寶貴、無比的稀缺,一定要好好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