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7-29 09:49:03
來源:生活晨報 作者:陳仁澤
“城市看海”,成了今夏網絡流行語。7月26日,“海景”再現:暴雨造成石家莊、鄭州等多個城市內澇。住建部調查顯 示 ,2008年—2010年,全國62%的城市發生過內澇。
客觀來看,這與極端天氣增多、城市排水管網標準明顯偏低有關。由于長期投入不足、歷史欠賬較多,我國城市排水管網的建設明顯滯后于城市化進程。
很多城市也在努力解決這一頑疾。然而,積水點改造、管網更新等卻成效有限。對于城市的“血管”,采用“打補丁”的方式,“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難以見效。對于城市內澇,需要超越一時效果、短期責任,轉變城市規劃建設理念,強化公共管理和應急機制,進行更長期的規劃、承擔更長遠的責任。
另一方面,城市內澇是 “系統性疾病”,涉及規劃、交通、水利、氣象等諸多部門。只有建立一套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才能形成合力。而要把排水蓄水結合起來,要有更多的資金、技術投入,同樣離不開具體執行部門的通力協作。這些,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觀念問題、制度問題。
值得深思的是武漢的做法。21日,該市紀委發出通報,對主要責任人進行問責:市水務局局長被行政警告,副局長被免職。
這樣的問責,某種程度上抓住了城市內澇的癥結。地下建設滯后,歸根結底還在于城市管理者急功近利的政績觀。如果更關注任期內城市面貌的巨大變化,更在乎能帶來升遷的經濟發展數據大幅增長,對于看不見的 “隱形工程”,自然難以“高度重視、深入研究、大力解決”。
在破解城市內澇頑疾的道路上,或許最缺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那顆為城市繁榮、民眾福祉深謀遠慮的責任心。政績觀的轉變,同樣需要制度推動,改變唯GDP的考核方式,讓做好地下管網這樣的 “隱形工程”變成 “顯性政績”,才能給城市管理者的政績沖動找到合理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