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軍同時表示,不止是高鐵,中國的很多建設項目都存在嚴重問題。而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政府有太多的錢。”他說,我們目前的發展模式對人民不負責,對子孫后代不負責。
他認為,中國奇跡肯定是一個泡沫。中國經濟已經被房地產和地方政府綁架,而轉變的關鍵是政府自身的改革。
以下為對話實錄:
鳳凰網財經:本次高鐵事故,包括近期爆出的一系列工程質量事件,是否禍在大躍進式的發展?
劉勝軍:中國的發展確實有點大躍進的性質。比如高鐵,不只是超前建設,而且是趕工建設,這種趕工建設必然的后果就是質量和安全上會受到一些影響。另外,我覺得比趕工建設更可怕的是腐敗建設,像劉志軍這種案子,我們可以看到,不只劉志軍一個人,包括副總工程師,以及下面的局長都有問題。我相信再往下一直查都會有問題,因為每一個環節都要去伸手撈一把。這樣的結果是比較好的方面大不了把報價報高一點,比較壞的方面就是偷工減料,最終損失就要由國家財政和人民的生命去付出代價。
我們非常需要反思,地方政府為什么愿意去搞這些東西?其實還是和目前GDP至上的發展理念有關系。凡是地方政府把GDP做好的,它只有好處,沒有壞處。GDP做得越大越好,因為一方面可以得到更多升官發財的機會,另一方面官員可以從中撈取非常多的個人好處,尤其是重大工程項目。像許邁永一個項目就可以收8000萬,這是目前的體制造成的一個悲劇。
從體制上來講,為什么出現這種結果,是因為政府掌握了太多的資源,政府有太多的錢。地方政府的財政,按朱镕基的算法,加上中央返還的,其實已經占了中國財政收入的2/3。這么多年大量的高價賣地,這么多的錢轉化成地方政府的收入,地方政府拿這些錢干嘛呢?就是搞工程。在一個合理的體制下,國家不要想方設法的去搜刮錢,不要把土地價格抬這么高,變相的從老百姓身上搜刮錢,搜刮了錢又去搞這些腐敗的工程。
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政府降低稅收,降低房價,然后降低土地出讓金,降低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政府的錢越少越好,這是一個基本的原理。有很多工程都要通過市場的方法去做。市場的方法做有兩點,第一點是節約,讓劉志軍去做需要2200億,如果采取市場辦法,可能1200億就能做好了。如果有競爭機制,質量可能比目前壟斷局面造成的工程質量更高。
所以我認為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因為政府太有錢。一方面政府太有錢,另一方面政府花錢不受任何制約,這是我們目前體制最大的問題。這樣的體制問題造成的最大的后果就是一方面嚴重的資源浪費,另外一方面就是嚴重的質量隱患,第三個就是嚴重的腐敗問題,這些問題最終的代價就是導致整個公眾的情緒不滿,整個社會的不穩定。所以說這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們目前的發展模式是幾個不負責:一個是對人民不負責,一個是對子孫后代不負責。
我們現在已經把環境和資源破壞成什么樣子了,比如說我們搞保障房建設,我們需要那么多保障房嗎?中央有沒有勇氣去清查一下中國到底有多少房子是空置的。如果把這些閑置的房子去清理一下,就可以發現再去造那么多的保障房對整個中國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資源浪費。蓋房需要什么很多原材料,這些原材料就要破壞環境,這對子孫后代是非常不負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