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片長28分鐘,名為《一米陽光》的公益電影,受到網絡熱捧,在人人網等社交網站上被高頻率轉載。網友們在轉載的同時,也一再被片中留守兒童的境遇所打動。拍攝這部公益電影的,不是什么名導,而是聊城大學大三學生董瀟君。電影也不是什么大制作,前期資金是董瀟君2000元的生活費。(本報7月26日報道)
在網上能輕易搜到這個公益電影。我花了28分鐘,安靜地看完。正如董瀟君所說,如果100個觀眾里能有1個人采取一點行動,這部片子也是有價值的。片子純凈、感人,又讓人心疼。一個女大學生,偶然認識了留守兒童樂樂,并堅持每個周末到鄉下陪伴他,了解了他的寂寞和對父母的思念。樂樂對著田野大聲喊,爸媽,你們什么時候回來?!那是一個留守兒童極度的感情饑渴。破敗蕭條的鄉村、只有老人和孩子的房屋。任何人看了都會心疼,想去為那些孩子做些什么。
能做些什么呢?對于年輕的在校學生來說,最多只能如片子中的女大學生一樣,給予一些溫暖的陪伴?;蛘?,像董瀟君那樣,用自己的生活費去啟動一部小小的、稚嫩的,但真誠的公益電影,呼喚社會的更多關注。我特地查了一下董瀟君所在大學的活動,聊城大學曾經舉辦過“愛心同行手拉手———關注農民工留守兒童”的學生暑期實踐活動,董瀟君的拍攝地點也是聊城大學學生實習支教的一所小學。這大概是一所大學有意識地對接自己的學生與中國鄉村現實的努力?,F在一個在校學生能做的雖然微薄,但對留守兒童的關注本身卻是一個年輕人打量社會時所開啟的第一個問題意識。一個人在年輕時所生發出的問題意識,對他長大之后的關注點———無論他的職業是做研究也好,做教師也好,做媒體也好,或者做一個普通的工人也好———都會有重要的影響。十幾二十年之后,我相信,他們在學生時代所關注的問題也將成為改造社會的一種動力因子。
前幾天,母校來了一隊在校大學生,尋訪各省工作的校友,期待帶回校友的工作經驗給大學在讀的孩子。我跟他們聊天,希望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想,大多數學生對未來的期待是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就業,感慨并認同就業中的拼爹規則、惆悵于高企的房價。除此之外,他們似乎并不十分關心更多社會問題。雖然有一點點失望,但我知道,這大概是最普遍的大學生的狀態了。
中國太大,社會問題太多,需要關注需要改造的問題也太多;在社會生存不易,當代中國的年輕人所承受的物質上的生存壓力也前所未有。但始終,社會的進步是要靠一代人樹立起的問題意識所推進,而非僅僅靠物質。大學里的孩子也不僅僅只關心就業和房子,也有很多董瀟君式的年輕人。他們把關注的目光投向留守兒童、投向他們認為最弱勢的人群,這是一種多么值得珍惜的姿態。董瀟君說,接下來的愿望就是拍一部紀錄片,反映關于農民工買票難的。我清楚地知道,即便他再次用自己的生活費啟動這部紀錄片,也未必能直接幫助到買不到車票的農民工,但來自于年輕人的執著于未來的關注,這本身已經匯聚到改造的力量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