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在7月22日表示,根據測算,由于糧食、生豬、蔬菜這些價格的上漲,全國農民平均每人增收373塊錢,占農民增收總量的35.6%。所以這一輪物價上漲多數農民還是受益的。
看到這樣的言論,我有點憋悶,不知道這些數據是根據什么測算出來的,有沒有詢問過農民對漲價的看法。
以我調查的河北省農村某地為例。剛收獲不久的小麥,價格并沒有什么上漲。因為今年政府改變多渠道收儲為單一渠道收購———政府主渠道收購,全國幾乎統一執行的是0.98元/斤的“指導價”,與去年實際收購價持平。去年雖然政府保護價沒有今年高,但因為多渠道收儲,是市場定價,因此價格高開高走。今年既不許民間資金進入糧食收儲,主渠道的收儲資金也較去年大幅收緊,今年的小麥價格呈現低開低走之勢。
但與此同時,農民種植小麥的各種生產資料價格,比起去年來卻有大幅度上漲。
據調查,今年每畝小麥的各項投入包括種子、化肥、農藥、耕地、排灌、收割等總共花費708元,去年則只有588元;去年的小麥價格是0.95元∕斤,而今年的價格也只有0.98元∕斤。也就是說,今年種植小麥的農民每畝地的成本增加了120元,而小麥價格每斤才上漲了3分錢,如果按照每畝小麥的收成1000斤計算,才增長了30塊錢,遠遠低于生產成本增加的速度。
難怪在晾曬小麥時就聽到農民抱怨,我們家種了3畝小麥,雖然今年的收成還可以,但是投入的成本太高了,如果再除去人工和一年的口糧,按照現在每斤九毛多的價格,賣的錢能夠本就不錯了。
與小麥比起來,玉米的價格確實比去年有所上漲。但是,現在正是玉米生長期,離成熟上市還有很長時間,到時候玉米如果獲得大豐收,價格肯定還會降下來。也就是說,很多以種糧為主的農民根本享受不到價格上漲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