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指數作為量化法治建設水平的管理工具和技術手段,既能有效推進一個地區的法治建設,又符合廣大群眾對法治量化考評的要求。杭州市余杭區經過五年對法治指數的研究和三年評審實踐,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可行的法治評估方法,促使政府社會管理工作有的放矢,預防行政行為產生違法偏差,激勵各部門推動法治建設,在社會管理中發揮了引導性、激勵性、規范性和創新性作用,為創新社會管理進行了有益嘗試。
法治指數的運用與實踐 浙江杭州余杭區地處浙北,三面拱衛杭州主城,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基層民主實踐扎實,法治建設環境良好,為法治指數的出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近年來,隨著民主法治進程的加快,群眾的民主意識、法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對社會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政府如何更好地依法辦事、保護百姓權益,更好地滿足經濟主體對依法行政、尊重規則的要求,更好地回應人民群眾對制度文明的訴求,實現科學、民主、合理、有效的社會管理,余杭區2006年在浙江省區(縣、市)層面率先作出 “法治余杭”的戰略決策,通過觀念創新,提出了以量化考核評估指數體系來衡量地方法治建設水平、評估社會管理能力,并于同年6月在當地第一次發布“法治指數”。
“法治余杭”量化考核評估體系設計了一套合理化、具體化、數字化的考核評估指標。評估體系涉及各層面,內容涵蓋余杭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領域。從考核的安排上來看,力求做到具體化、目標化、現實化,基本構建了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指標體系,立足余杭實際,凸顯余杭特點,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實踐性、指導性和鮮明的余杭特色,在全國區縣一級法治建設工作中屬于首創。
這套數據體系具體可用“149”三個數字來概括:一個法治指數,四個“評估層面”,包括區本級、區級機關部門、鄉鎮街道、村社區;九種面向老百姓的調查問卷,涉及
黨風廉政建設、政府行政工作、司法工作、權利救濟、社會法治意識程度、市場秩序規范性、
監督工作、
參與、社會治安等9方面。調查得出的結論作為客觀數據提供給評審者參考。
余杭法治指數經過近年的連續研究和評審,已經形成一套比較成熟可行的法治評估方法,截至目前該區建立健全了實施、監督、參與三級法治建設運行機制,形成了“黨政齊發動、部門齊動手、基層齊響應”的良好氛圍。余杭區委、區政府還聘請10位國內知名法學專家,成立“法治余杭”建設專家委員會,同時,針對法治建設的難點,組成課題組,借腦專家進行指導、把脈,被國家司法部列為法治建設的聯系點,成為全國法治實踐的“試驗田”,余杭法治指數運用也為促進區域法治發展提供了參考。在2011《中國法治發展報告》藍皮書中,《余杭法治指數報告》作為地方法治篇,連續三年入載其中。
運用法治指數推進社會管理取得成效 出臺法治指數讓政府“做了一次體檢”,實現了一次自我考核,為地方尋找法治建設和社會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法治建設也有了一個有效的抓手并取得顯著成效。
發揮引導作用,提高全民法治意識。法治指數出臺的過程就是人民群眾參與評審的過程,評估中調查問卷涉及到廣泛的調查對象,單是運作指數評估各個程序和環節,其本身就是一場大型的普法教育活動,使眾多市民能有機會參與法治建設工作,了解本區法治建設工作的具體情況。同時,余杭區以量化評估體系為標準,對各鎮鄉街道和部門實行年度考核,直接與干部獎懲掛鉤;組建專項小組和法治建設監督員隊伍,對法治建設工作開展不定期檢查,對法治指數失分的單位進行重點督促整改,確保了各單位整改工作扎實有效。種種措施使全體市民尤其是各級黨政領導和公職人員頭腦中牢固樹立了“法治建設是‘一把手’工程;法治建設融于社會管理、社會建設方方面面;法治建設不是軟任務,是硬要求”的理念。
規范公權力,推動政府依法行政。在法治指數評審過程中,政府信息公開、決策過程透明、公權力的規范運行一直是評審專家和群眾的關注重點,有外審組的市民評審在問卷中反饋“政府信息公開力度不夠,決策過程透明度有待提升。”因此,余杭區自2008年起在程序控權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工作。2009年,經過一系列的調研論證,余杭區制定出臺了《杭州市余杭區行政決策程序規定(試行)》,初步建立了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合法審查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體系。同時,余杭區在全區范圍內積極推行政府“開放式決策”,通過網上直播,讓老百姓同步了解相關政情政事。特別是在涉及征地拆遷、項目推進的行政訴事項中加強程序公開透明,有法可依,有據可查,切實化解社會矛盾,并防患于未然。
關注民生,維護群眾合法權益。針對法治指數評審中群眾提出的問題,自2009年起,余杭區每年圍繞食品安全、醫療教育、就業保障、企業欠薪、環境污染、土地流轉、校園周邊安全等百姓關注熱點難題問題,組織各成員單位大力實施“服務民生法治行”實事工程,集中力量解決了一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與此同時,通過運用法治指數的檢測評價,政府有的放矢并主動地解決保障弱勢群體權益、推進基層民主自治、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社會基礎管理工作,增強了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協調性。
加強管理,優化區域發展環境。通過量化評估區域法治建設工作的做法,余杭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的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近幾年的探索實踐,為余杭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推動了各項事業的進步。平安和諧的基礎不斷夯實,社會治安環境良好,安全生產主要指標連續五年實現三個“零增長”,連續六年被評為省級“平安區”,全區經濟發展也是態勢良好。
用好法治指數提升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杭州余杭區自出臺《“法治余杭”量化考核評估體系》以來,充分發揮法治指數指引作用,通過法治指數找社會管理、法治建設中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有效推動了“法治余杭”建設,但對照總體目標、形勢需要和群眾期待,仍有不少難題有待突破。特別是在如何增強法治指數量化指標體系設計與評估的科學性、可信度、前瞻性、配套性、有效性、可操作性上,進一步提高黨委政府執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理順法治建設工作機制、切實依法保障群眾民主權益、健全和強化監督體制等方面還要進一步探索、完善與創新。
從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法治指數和地方法制建設密切聯系,相輔相成:法治建設成果直接反映為指數的具體數值,指數的成果應用推動著地方法治建設不斷向前發展,良好的法治建設又為法治指數更好地發揮作用創造了條件。為此,需要進一步應用法治指數提升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
從加強法治建設,提升地方法治化水平方面來看,要做好科學定位、宣傳教育、保障落實、完善機制等工作。一要科學定位地方法治建設的發展方向,突出法治建設“促發展、優環境、保民生”的功能,突出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平正義的重點,全面提高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法治化水平。二要切實發揮法制宣傳教育作用,充分發揮法制宣傳教育在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穩定中的預防性作用,在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創新社會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在促進公正
廉潔執法、營造公正司法的法治環境中的先導性作用。三要建立促進法治建設工作落實的保障制度。黨委政府部門要圍繞狠抓工作落實和確保工作成效,建立科學的保障制度和良好的督查、考核、獎懲制度。強化量化具評成果運用,按照考評成績,嚴格實施獎懲,激發各單位
創先爭優的源動力。四是健全完善推進法治建設的工作機制,通過固定機構、增加力量、精選人員、提高素質等措施,做好責任分解與落實。
從健全完善法治指數量化考核評估體系方面來看,做好提高群眾參與度、科學設計指標、完善評審方式等工作。要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參與度,讓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到法治指數的評審中來,進一步提高普通群眾的評估系數,加大群眾評價的權重,讓法治指數科學反映法治真實水平。要科學設計量化評估指標體系,突出指標體系的時代性、前瞻性、時效性、科學性、針對性和操作性,以適應時代和人民群眾的新需求。要創新完善法治指數評審方式,合理確定指數評估周期,使之更合理地反映一個周期內區域法治化水平的變化。(作者為中共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