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黨和政府需要順應潮流把握網絡時代的主動權
網絡造就了一個人人有話筒的時代,黨和政府需要順勢而為,主動應對、發聲,而不是置若罔聞、無所作為。面對來自網絡的各種負面輿論和消極信息,各級政府往往處于尷尬被動、不知所措的境地。或是置之不理、聽之任之,或是一味封堵、私下搞定。長沙縣在網絡問政方面的探索努力啟示我們:黨和政府完全可以并且有能力適應網絡時代的執政要求,并且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制度建設提升網絡時代的執政能力和服務能力。觀念的調整也將帶來政府與民眾關系的悄然改變。當政府允許民眾通過網絡平臺參與一方治理,它已經不再將自己視為民眾的“家長”、管理者,而是將自己放在與民眾平等的位置,視自己為民眾的“服務者”。這時,政府的“人民公仆”身份才真正顯現,它不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形象,而變成了一個腳踏實地做實事、真正為人民服務的角色。
2、網絡問政是推進基層協商民主的重要方式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治水之道,在疏不在堵,基層治理之道也在于此。黨中央提出要實現“黨的領導、依法行政、人民群眾當家做主”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著力加強基層協商民主,而網絡問政是推進基層協商民主的重要方式。長沙縣在網絡問政過程中,曾將線上網民請進現實,在交通局長面前指出交通問題:哪條路的信號燈不合理、 理由是什么、如何更改、 是否可行、在互動中解決問題。政府部門的設置有它的理由,而老百姓站在方便實用的角度,覺得這是不太合理的,這時就要從兩者之間找結合。溝通的目的就是找結合,而在找結合的過程中,就是在切實推進基層協商民主。
3、建立適應網絡時代的行政流程
面對“四面冷槍”的網絡輿論環境,黨和政府必須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應對方案。長沙縣通過設立“工作領導小組”、下發文件保障落實、制定輿情處理流程、完善主動發布機制、線上線下互補互動等方式,開始逐漸化被動為主動,能夠有效了解、應對、引導輿論。接下來,居民在網上辦理就業、計生、低保等各種事項,政府在網上征集民生實事項目等都會順理成章地發展,一個適應網絡時代的行政流程能更加有效地了解群眾的需求和呼聲,更好地服務群眾,從而進一步密切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魚水關系。
(完整案例詳細內容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