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鈞:
我去過永清,也參加了很多關于永清的會議,今天我只談一點體會,永清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真正把農民當成了城鎮化的主人,這點我感受頗深,我希望大家好好地研究他們的經驗。
我是從農村走出來的,我覺得中國的農民對我們整個國家的貢獻不可磨滅。解放初期進行的土地改革為沒有土地的農民分了土地,為少地的農民加了土地。1954年開始搞農業合作化,把土地又集中了起來,不管是原來自有的土地還是土改分給農民的土地,都集中在了一起,“初級社”時土地等資產可以參與分紅,但到了“高級社”階段,農民的土地、農具、耕牛等資產無償地交給了國家。后來國家又通過剪刀差,向農村吸收大量的財力支援國家的工業化建設。農民把錢拿出來之后,還要在勞動過程中為國家的工業化做貢獻,這些事情我們不能忘記。在城鎮化過程中,我們要照顧農民的切身利益,就要聽取他們的意見,讓他們以主人的身份參與這項工作,這樣他們才會有積極性。其實中國的農民對利益看得很近、很實惠,但中國的農民是偉大的,他們既能看清眼前的利益,也能看清長遠的利益。
我覺得永清土地銀行的辦法非常好。農民的土地雖然還沒有增值,但我先給農民錢,一畝地每年兩千元并不少,農民種麥子、玉米一年下來能收成多少?也基本是這個數目。此外他們還給老的、小的、上學的以各種補貼,這就是把農民真正當成了城鎮化的主人,切實照顧了他們的利益。這樣我們在城鎮化過程中既對得起農民,也增強了推進城鎮化的動力。
(完整案例詳細內容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