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永圖:后疫情時期國際新形勢與消費新格局
時間:2021-08-17 12:26:39
來源:城市化網
在7月28日召開的2021王府井論壇上,城市化委員會榮譽主任、博鰲亞洲論壇前秘書長、原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發表主旨演講。他分析指出在全球疫情持續的大背景下,我國貿易在全球貿易復蘇中起 “領頭羊”作用。他認為在國際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后疫情時代的全球消費狂歡。在新發展格局下,要重點關注傳統消費的提升、新的消費群體以及服務消費。
我國是全球貿易復蘇的 “領頭羊”
龍永圖表示,去年以來的新冠疫情再加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沉重地打擊了全球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也改變了全球經濟貿易格局的形勢。去年世界貿易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貿易將暴跌,最嚴重的程度可能達到暴跌32%,但現實情況顯示,世界貿易組織顯然低估了全球貿易和經濟發展的韌性。全球貿易在去年二季度出現12%下滑的情況下,之所以能在三季度以12.7%的速度實現反彈并迅速走向復蘇,背后有很多復雜的原因,但幾乎所有的分析家都指出這是由于“中國引領”的結果。
龍永圖認為,我國貿易在全球貿易復蘇中之所以能夠起到 “領頭羊”的作用,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我國較快控制了疫情,短期內實現了復工復產,此后中國經濟增長一直十分強勁,一直延續到今年。國際基金組織對于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最新預測是2.4%。可見中國較快控制了疫情使得疫情常態化是使整個國際貿易得以復蘇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我國在國際貿易中長期實行市場多元化的戰略,東方不亮西方亮,在全球許多國家造成嚴重疫情沖擊的時候,一些經濟底子比較厚、消費能力比較強的國家,比如說美國、一些歐洲國家、日本依然表現了強勁的需求,使得我國的產品能夠在全球主要國家得以出口。
第三個原因是,我國建立了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的制造業。有了這樣一個基礎,我們就緊緊抓住了疫情催生的新的市場需求,形成了新的市場機遇,國內許多地方也抓住了全球市場出現消費低端化、愈加經濟擴大的這樣一個趨勢,依靠我國制造業相對優勢,推出了新的產品。
第四個原因是,我國充分發揮了跨境電子商務的優勢,使跨境電子商務成為疫情當中增長最快的一個新的業態。
疫情將帶來新一次全球消費狂歡
龍永圖說:“雖然疫情的穩定還是脆弱的,復蘇也是脆弱的,但是確實充滿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他援引曾經在西班牙經濟學家雜志中看到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話指出,疫情使得世界財富數量大增,疫情過后解禁的世界可能會迎來消費的狂歡。“根據今年3月底的統計,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全球人口額外節省了45億歐元的財富,并且將其儲存起來,等待我國經濟體的逐步開放。所以我們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后疫情時代的消費狂歡。”
基于國際貿易當前的現狀,龍永圖認為,國際貿易復蘇已經開始,世界貿易組織也承認在主要的貿易指標方面,已經恢復到過去長期的水平。
后疫情時代助推新發展格局
談及國內未來的消費格局,龍永圖解釋道,中國制造業高速涌向了世界市場、滿足全球消費需求的時代已經過去。此外,面對國際形勢出現的反全球化潮流、出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沖擊,從長遠意義來看,只有通過大力促進國內消費,在國內構建一個內需擴大的大市場,才能夠增加世界更多共享中國市場的機會。“通過幾十年的國際貿易,特別是入世20多年來,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市場,到了這個當口中國應該開始調整我國的外貿政策,把我們外貿政策調整到出口和進口并重、以進口為中心的一個新的外貿政策。”
龍永圖同時也強調,上述關于“后疫情時代的消費狂歡”,是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里面所作出的估計。“中央居安思危,從國際國內長遠發展的大趨勢出發,特別是國內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提出了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的發展格局。”
關注國內三大消費重點
在龍永圖看來,這個新的發展格局將成為新消費格局的基礎,促進國內大的市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龍永圖認為,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一定要緊緊抓住供給側改革,另一方面也要緊盯需求側的變化,使供給側和需求側兩方面良性互動,使高質量的供給側創造新的需求,而多元化的需求再引導和倒逼更高質量的供給。
在關于如何促進國內消費方面,他提了幾點建議:
第一,要關注傳統消費的提升。老百姓關心的衣食住行基本需求永遠不會變,要變的就是用更加嚴格的科學精神、工匠精神和新技術推動傳統消費的升級。
第二,要關注新的消費群體。比如要關注中國已經出現的一個新的中高收入群體,特別要關注90后、00后這類對網購、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極為敏感的新的消費主力人群。
第三,要關注服務消費。過去商業零售企業進入到房屋租賃、房屋裝修等服務領域,使得服務消費在整個消費中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這將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