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用地靠劃撥,公租房建設工程比較大的城市,也是大量采用劃撥的形式,因為只有劃撥,建房的成本才會下來,租金才能明顯低于市場租金,才能實現其意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住宅與房地產研究處處長、研究員趙路興說。
北京一家上市房企資深人士何先生告訴記者,各地保障房供地上的探索也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開發商的積極性。近年受土地資源緊缺、地價上漲較快等因素的制約,一部分開發商較難通過招拍掛程序競得心儀地塊,而有關部門對開工進度的監管日益強化,后續土地儲備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保障房項目是一個比較好的突破口,不少房企樂于接受以劃撥或邀請招標方式獲取保障房地塊或保障房、商品房混建的地塊。
亟待建立科學合理的選址儲備
2010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公布的《關于部分重大公共投資項目實施情況的跟蹤調研報告》指出,有的保障性住房項目因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不配套,使居民遲遲不能入住;個別地方將保障性住房建在城市郊區,缺少教育、醫療、交通等設施,給居民的工作、生活、出行帶來不便。
趙路興提醒說,正是由于規劃選址不合理等原因,有的地方出現保障性住房難以投入使用,個別地方甚至出現退房的現象。“規劃選址一定要交通便利,方便就業、就醫、上學,不能因為是中低收入、房價低,相關配套措施就做得不完善。”
部分城市在這方面已有積極探索。2003年以來,上海已就保障性住房進行過數輪選址建設。據悉,2010年初上海為保障房選定20余個基地、面積達105平方公里。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不少區已經對軌道交通沿線的一些地塊進行規劃控制,將來用于建設包括保障房在內的大型居住社區。
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市政策性住房用地實際供應達到了1332公頃,完成計劃的107%,占全市已供住宅用地52 .8%,比計劃50%超出了2 .8%。有消息稱,政策房地塊選址思路的轉變是2010年政策房超額完成供地計劃的一個關鍵。據介紹,北京市政策房項目選址正從過去主要考慮交通問題,向兼顧居民入住的就業及政策房項目配合區域經濟發展的思路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