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南陽一市民在“書記市長網上留言板”上抱怨該市“交通整治行動”變為“罰錢”行動,鼓動市民“闖紅燈”。對此,有關方面回復稱,該市民的想法和呼吁“完全是逆潮流而動”,“公安機關將密切關注你的煽動性言論是否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再視情處置。”
盡管后來該市民承認言語過激,有關方面也回帖表達歉意,但這樣的互動還是讓人感慨良多。
公允地說,盡管此次回復有點“雷人”,但南陽有關方面的網絡問政還是有不少值得肯定之處:不同于有些地方的漫無期限,在一個小時內就做出回復;也不同于屢屢復制的“萬能回復”,仔細查閱市民留言并逐條回應。然而,如此的“雷人回復”卻讓人“傷不起”不管是對政府努力還是民眾熱情。
南陽有關方面之所以“霸氣外露”,大概與留言“無端謾罵”、鼓動違章有關。毋庸諱言,現實中尤其是網絡上,民眾表達有時比較率性、夾雜情緒,甚至“捕風捉影”。因此,比關注個案更值得探討的是,治理者如何面對這些“失當”乃至“錯誤”的批評、質疑。
現實中,有極端落伍“跨省追捕”的,有看似超脫“置之不理”的,有興之所至“霸氣外露”的。南陽這一事件顯然屬于第三種。受發帖者的情緒感染,與網民扳腕較勁,卻惟獨缺少深思:網絡互動的初衷為何?過激情緒的根源在哪兒?政府工作是否完美無缺……倘若能在這些方面多做一些反思,回應時就能少一些火氣、減幾分霸氣,有效引導民眾理性看待問題。
所謂無風不起浪,民眾的某些批評或許帶有情緒,但情緒的背后往往潛藏著真實問題,治理者如果只盯住表面情緒,只顧“以牙還牙”,就無法見微知著,從更深層次看問題;更不能防患于未然,從根本上紓解民憂、化解民怨。其實,參與就是認同,牢騷意見里往往包含著民眾的信任期待,而這恰恰是寶貴的治理資源。正因如此,重慶合川區委書記王作安表示:“凡是針對合川的罵帖,一律不準刪除。”也正因如此,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坦言“不怕群眾發脾氣,不怕群眾罵娘”,強調網絡問政應該是平等地問、虛心地接受,不計態度、不問來歷。
進一步講,即便批評真的失當,只要不是誹謗造謠,治理者同樣需要寬容對待。一方面,相對于有關部門而言,公民所掌握的信息資源畢竟有限,使得批評監督不可能絕對準確;另一方面,批評監督是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政府接受批評監督,也包括接受不準確的批評監督。如果不讓講錯話,就不會有人講真話;如果拒絕接受“失當批評”,就會逐漸滑向拒絕接受一切批評。
民心可敬、民意可畏、民氣可用。正如胡錦濤總書記“七一”講話所言,“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治理者只有正確面對“失當批評”,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失當言行”,從而更好地培植信任資源、夯實治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