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參事、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原黨組副書記、副廳長劉建宏主持會議)
“廣西科改33條”,被譽為近年來廣西科技創新領域政策最全、突破最大、“干貨”最多的政策文件,人們稱它的作用是“劍指痛點、向縱深處破冰”,推動科技創新對廣西的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從支撐到引領的跨越,助力廣西建成立足國內面向東盟的區域性創新中心。
與以往政策相比,“廣西科改33條”吸收中央、國務院的最新精神,借鑒創新發達省市先行先試的經驗做法并結合廣西實際再創新,有許多政策點是在廣西甚至全國首次提出,多方面的創新更是備受各大媒體的關注:率先提出推進“蛙跳”式產業快速發展;率先提出推進創新項目企業牽頭制;首次提出對國家級高新區實施綜合排名獎勵機制;首次提出企業可用創新券抵付銀行利息;首次提出允許區外科研單位牽頭承擔廣西項目……
有著如此非同尋常的意義和創新價值的“廣西科改33條”文件是如何出臺的呢?究竟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我們通過采訪“廣西科改33條”文件出臺的親歷者、見證者,打探到背后不為人知的歷程和故事。
(資料圖:劉建宏參事與科技部王志剛部長合影)
據我們了解,2019年4月1日,廣西政府參事劉建宏任課題組長并聯合呂智、崔建國、白先進等廣西政府參事提交的重點課題調研報告——《廣西科研院所改革情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以《參事資政專報》第80期呈報自治區領導審閱。《報告》回顧了廣西科研院所改革的基本情況和主要成效,分析了廣西科研院所改革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并對廣西科研院所改革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報告》得到了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先后獲得廣西自治區黨委鹿心社書記、政府陳武主席、費志榮副主席的批示,要求就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進行深入研究,務實推進。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領導批示精神,2019年5月,自治區科技廳成立了由科技管理部門、高校、科研院所相關人員組成的文件起草組,由牽頭提出建議的劉建宏參事(時兼任科技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任文件起草組組長,全面開展文件調研起草工作。文件起草工作得到自治區領導的高度重視,陳武主席作出批示,要求把實實在在的舉措進一步完善,秦如培常務副主席也對文件起草工作做出指示,自治區副主席費志榮分別于2019年7月、9月、10月召開了三次專題會議,研究討論科技體制改革創新工作,指導文件起草。
起草組通過封閉寫作,于2019年6月形成文件初稿,分別于2019年7月、12月先后開展兩輪征求意見。累計收到14個設區市政府和52個部門的修改意見近140條。
在兩次征求各部門意見修改基礎上,2020年3月,自治區科技廳將《關于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簡稱“廣西科改33條”)呈報陳武、孫大偉、費志榮等區科技領導小組領導審議。
2020年4月,陳武主席主持召開自治區科技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廣西科改33條”。
2020年5月,經自治區黨委、政府辦公廳組織合法性審查和校核,鹿心社書記于5月22日親自簽發文件,自治區黨委、政府辦公廳5月26日正式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廳發〔2020〕29號),6月11日《廣西日報》全文刊發。
“廣西科改33條”從強化企業主體創新地位、深化科研機構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科技人員創新活力、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激勵、優化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完善科研管理機制、健全科技開放合作的體制機制、強化科技體制改革保障機制等八個方面形成了33條政策和近90個政策點。這系列政策措施具有鮮明的突破性、創新性、開放性、針對性等特點,是近年廣西全面深化改革過程中力度較大的政策舉措之一。
文件的出臺引起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的高度關注,并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鹿心社書記、費志榮副主席再次批示,強調加快提升創新能力是推動廣西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要切實抓好文件的貫徹落實。新華社、人民日報、香港商報、廣西日報、廣西電視臺等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資料圖:劉建宏主持區塊鏈國際論壇)
見證:政府參事調研成果轉化為“廣西科改33條”
比照“廣西科改33條”與《報告》,我們不難發現,“廣西科改33條”文件采納了《報告》中的大部分建議,并轉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同時我們還了解到“廣西科改33條”還吸納了自治區政府參事劉建宏、周錳珍提交的《推進廣西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的建議》(《參事資政專報》第111期)中的部分內容。具體如下:
文件第二條,吸收《報告》中推動科研院所聯合企業建設科研機構的建議,提出高標準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產業創新鏈。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建設,支持企業牽頭聯合區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對自治區新認定且運行情況良好的創新聯盟給予傾斜支持。
文件第七條,采納《報告》有關加快推進去行政化改革的建議,提出推進科研院所去行政化改革。逐步取消科研院所的行政級別,今后不再明確新設科研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
文件第八條,采納《報告》合并重組或轉制一批科研院所的建議,提出按照“優化一批、整合一批、轉制一批”的原則,重組自治區本級事業單位性質的科研院所,并初步明確了優化、整合和轉制的區直科研院所的方向。
文件第九條,采納《報告》有關轉制院所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的建議,提出推動轉制類科研院所市場化發展,有序推動轉制類科研院所整體或局部實行市場化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全面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按照“一企一策”探索推進轉制科研院所、科技人員、戰略合作者共同持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許轉制科研院所選擇國有控股、職工控股或民營控股等模式。
文件第十條,吸收《報告》關于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議,提出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對經認定的自治區新型研發機構給予財政經費支持,重點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的培育與發展。
文件第十一條、第十三條,吸收《推進廣西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的建議》(《參事資政專報》第111期)中有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的建議,提出科研人員的技術活動收入可不受單位績效工資總量控高線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同時下放人才評定自主權,事業單位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自行確定本單位高層次人才范圍,并可自主確定本單位高層次人才工資水平、分配形式,其薪酬單獨核定、臺賬管理,列入單位成本支出項目,不列入、不占用單位績效工資總量。對全時全職承擔重大戰略任務的團隊負責人以及引進的高端人才,實行“一項一策”、清單式管理和年薪制,年薪所需經費在項目經費中單獨核定。此外,2020年2月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見》及若干配套文件,也吸納了參事報告有關涉及人才認定評審、工資改革、賦權科研人員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2020年1月23日,自治區政府辦公廳還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產業技術研究院組建方案》(桂政辦發〔2020〕4號),明確廣西產業技術研究院重點領域、發展目標、組織架構、運行模式等方面的內容。這個文件也是在《報告》建議的基礎上起草完成的,文件起草組和“廣西科改33條”是同一個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