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接到一則短信,通知“你有包裹,無法投遞,請到郵政營業處領取”,后頭留有電話。我沒打電話就直接去了郵政營業處。服務員聽說是短信告知來取包裹,頭也不抬告訴我這是詐騙,每天都有人上當。我說既然每天都有人上當,你們或者電信公司應該在媒體或通過其他方式發布一個告示。對方的回答是:作為企業沒有這樣的責任。
“包裹通知”只是種類繁多的手機短信詐騙的一種。手機已成為人們非常普遍的生活用品,與此同時,它也成了一個集各種詐騙于一體的平臺。相信絕大多數手機用戶都收到過下面這類信息:“六合彩”透碼、海關罰沒物品銷售、富婆征婚、公關先生(小姐)招聘、購物中獎、汽車購置稅返還、信用卡商場消費扣款,還有來歷不明的“兒子”和女朋友在酒店開房被抓,或者是在路上出車禍,要你盡快匯款……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如此花樣翻新,即使是經常接觸各種資訊的城里人也防不勝防,更不知有多少使用手機的農村人受害于這樣的詐騙短信。但卻沒有看到哪個電信運營公司也通過短信發布相關的提醒和警示。
騙子多,從某個角度,說明社會缺乏誠信。泛濫的短信詐騙現象,實際上是社會失信風氣的折射。一方面,說明不少人不愿意通過誠實勞動致富,而靠這種弄虛作假、坑蒙拐騙的手段來賺錢;另一方面,如此之多的騙術附麗在手機這種“現代化的工具”上,說明電信運營公司在誠信建設上沒有盡到社會責任。就懲治違法犯罪而言,公安機關應加大打擊短信詐騙的力度,但從扭轉社會風氣的角度,更需要電信運營企業積極參與,防范和遏止這種利用自己的業務方式進行詐騙的行為。相反,缺乏對用戶上當受騙蒙受損失的“痛感”,缺乏對于自己形象和聲譽受損應有的“恥感”,放任騙子大行其道,從根本上來說,是公共服務企業對于建設誠信社會責任的缺失。
帶有“行政壟斷”色彩的公共服務企業,在誠信建設上擔負著示范、引領作用。在這一點上,一些企業顯然走入了經營的誤區。過去,電信運營企業為了獲得分成,一度放任短信內容提供商設置陷阱,誘人入彀,手機短信收費亂象叢生,盡管民怨沸騰,卻以“技術原因”辯解難以治理。類似現象在其他行業同樣存在。石油公司一些加油站短斤少兩、以次充好,甚至導致用戶加油后汽車“拋錨趴窩”;一些地方供電、供水的電表、水表計量不準,卻偏偏只快不慢;一些銀行擅設業務手續費名目,或采取克扣客戶存款利息的辦法計息……時下公眾普遍對公共服務企業觀感不佳,與他們缺乏誠信的所作所為不無關系。
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對一個人來說,是立身處世之本;對于企業,則是保持商譽發展壯大的基礎。現在一些公共服務企業喜歡在公益活動中大筆捐款,以“作秀”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社會責任,卻偏偏忽視了在日常業務中,一味趨財逐利,忘記了應該恪守取之有道的職業倫理,這種經常性、大面積的失信行為成為這些企業社會責任的諷刺。
無論是倡導形成誠信的風氣,還是設立誠信制度,構建誠信體系,誠信建設都需要全社會的合力,公共服務企業在這一問題上,尤其不能淡忘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