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大城市在面對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個問題上,正從‘半推半就’轉變為‘爭先恐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城市化委員會委員馬慶斌認為,實現1億人落戶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戰略重要舉措,省會等中心城市往往是就業、公共服務、生態等綜合承載力大的城市,有責任也有能力打開大門迎接新市民。目前,省域中心城市本身作為省域經濟動力源的作用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只有聚集更多人才人力,才能承接更多產業,逐步成為更有輻射帶動作用的增長極。
《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明確提出,督促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推動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促進農業轉移人口等非戶籍人口在城市便捷落戶。在6月16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強調,要推動各類城市,特別是農業轉移人口集中流入的城市,放開、放寬落戶限制,繼續完善以居住證為載體,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并按照常住人口規模、分布和結構來配備基本公共服務設施。
那么,如何讓人才不僅落得下,還要留得住、能發展?馬慶斌認為,首先要在多元化就業上下功夫,打造一個充滿機遇的活力城市,“能否安心生活,關鍵在于有沒有適合各種人群就業的多元化就業環境,既要讓新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也要讓傳統產業煥發生機,傳統制造業本身就是孕育新產業的土壤和載體”。其次要有多元化教育,既要關注更高質量的學歷教育,也要注重職業技能教育,更要關注幼兒和老年教育。此外,還要提供更具品質的城市生活。早已脫離溫飽的城市居民,需要更多文化精神消費,因此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更多規劃博物館、圖書館、健身房、科技設施、公園和綠地等。(信息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