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控至年中,一場多方期待的供求關系變局駛入進行時。
從數據上來看,據北京中原地產監測,目前全市積壓庫存總市值約8185億。截至6月28日,北京商品房庫存總面積分別為:期房面積1512.0532萬平米,現房面積1804.8620萬平米。總庫存面積為3316.9125萬平米,相比春節調控前的3181.2614萬平米增加了約136萬平米。
而在供應面積放大的情況下,市場簽約量卻一路走低。據北京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截至本月28日,北京今年上半年的商品房住宅簽約總量為42935套,創三年來最低,同比去年同期下調了17.2%。
在這樣的供需結構下,市場供需比已經逆轉。北京中原地產測算,市場供需比已經從上月同期0.9/1的供不應求,轉變為本月的供應超過需求。截至28日,6月供應套數為9170套,簽約套數為6490套,供需比為1.4∶1。
除了紙上數字之外,一個個推盤小高峰下的滯銷現象更形象地描畫了市場的冷清。6月以來多個樓盤的當日銷售率一再走低,達到六成已經為熱銷盤,而大多數樓盤如中鐵青秀城、天潤福熙大道的當日銷售率在兩成至三成,更有樓盤則不足一成。
排號熱、搶房潮已經不再,樓市由賣方市場回歸到買方市場,購房人的理性已經不是一種趨勢,而是直接反映到樓盤銷售效果。記者在多個開盤現場接觸到的購房人,大多數不急于出手,銷控板上零星貼上的認購標記,不會再觸痛他們買房人焦慮的神經。
買方的冷靜,讓市場另一頭的賣方不得不冷靜。調控政策趨緊下的樓市,已經沒有了低成本、便捷的融資渠道,由于預售資金監管分四個時點給開發商放款,按揭回款也需要一定周期,賣房得來的真金白銀,刨除各種費用,短期內落入開發商口袋的寥寥無幾。有開發商測算,目前賣掉一套100萬房子的賬面金額,實際當即回款也僅5萬元,資金鏈越發緊張。
前方滯銷,后方大量供應還待下半年擠入市場。此時,一方的理性只能帶來樓市的低迷,而多方的理性才能促成市場良性的發展。
供求關系決定市場價格。供大于求的格局下,價格必然走入下行通道。購房人的觀望只因價格還未達其心理預期,而在這種時局下,依舊要等米下鍋、延續發展的開發商如不主動“理性”———理性看待以價換量,理性看待長期利潤率與短期資金回報率的平衡。任何一種變局中,只有幸存者,才能成為建設者。樓市價格足夠理性時,才是市場被再度激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