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2日宣布,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只,日產量達到1.16億只,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進一步緩解了口罩供需矛盾。其中,醫用N95口罩日產能產量分別達到196萬只、166萬只,有效解決了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需要。
中國原本就是世界口罩工廠,占了全球近半產能規模。上月中旬,旅居美國的親人給我寄來口罩,取出包裝盒一看,赫然印著“MADE IN CHINA”,真正的“出口轉內銷”。數周前,有美國消費者被記者問到:“你們需要的產品能在其他國家生產嗎?”消費者答:“不能,只有中國有完整生產鏈。”確實,完整生產鏈不是吹的,口罩產能迅速飆升,足見中國制造之實力。
為了擴大產能,各地口罩生產企業迅速復工復產,有的企業春節期間就把員工召回,加班加點生產;有的企業開足馬力,24小時不停工,連夜趕制;有的企業加大改造力度,迅速擴大產能——番禺區一家企業僅用7天時間,就完成了一條華南地區最快、每分鐘生產1000片平面口罩的全自動生產線改造。還有許多企業“跨界”入列,生產口罩——不僅有中國石油、比亞迪、上海通用五菱、富士康、OPPO手機、廣汽集團等大企業,還有一些中小型的紙尿褲、服裝企業也“華麗轉身”。如廣汽集團不久前正式開始自制口罩的批量生產,5條生產線同時開啟,日產能達到25萬只。
口罩雖然不是什么高科技產品,但同樣擁有復雜精巧的產業鏈。口罩用的聚丙乙烯可能來自浙江,這些原料在山東被加工成熔噴無紡布,再運輸到河南的工廠,用廣東等地生產的口罩機和輔料,最終制成口罩。一個小小的口罩,牽動了數十條大大小小的產業鏈。如果自身沒擁有這條完整的產業鏈,口罩產能不可能應聲而升。當然,這只是一個方面,資源得到迅速且有效的配置,也離不開強大的動員與組織能力。出于疫情防控需要,一聲令下,各類資源迅速集結到位,為企業快速運轉提供可靠保障,亦至關重要。
口罩生產只是一個縮影,最近全國數千家企業新增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生產業務,迅速而高效運轉著,同時都見證了中國制造雄厚的產業基礎。不過,必須清醒認識到,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距離仍然不小,仍要加倍努力。以口罩為例,世界級品牌的口罩,如美國的3M和霍尼韋爾等,價格往往是我國產品的10倍以上。這提醒我們,哪怕不是高科技產品,也可以有高附加值,也值得用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