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大禹、李冰、蘇軾等入選
時間:2019-12-23 20:32:21  來源:華西都市報 

  中國古代水利科技長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有眾多治水的能手。日前,國家水利部在其官網上公布了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其中大禹、李冰、蘇軾等3人是我省啟動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后評選出的首批四川歷史名人。著名作家阿來、李舫和知名教授王啟濤曾經登上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承辦的“名人大講堂”,專門解讀過這三位歷史名人,對他們的核心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述闡釋,分享了大禹、李冰、蘇軾所承載的中華精神、優良美德和時代價值。

  據了解,首批歷史治水名人推選工作是根據《新時代水利精神宣傳貫徹工作方案》安排,由水利部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組織開展,經過資料整理、研究分析、征求意見、網絡投票、專家審核等程序,并報水利部黨組審定,于2019年12月6日公布。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共12位,分別是大禹、孫叔敖、西門豹、李冰、王景、馬臻、姜師度、蘇軾、郭守敬、潘季馴、林則徐、李儀祉。

  這里為大家簡要介紹3位入選“歷史治水名人”的首批四川歷史名人——

  大禹治水 為夏王朝開創奠基

  禹,相傳生于公元前2000多年,姓姒、名文命,又稱大禹、帝禹。大禹治水被譽為中華文明的起源,為夏王朝的開創奠定了基礎。

  相傳,禹所在的年代發生了全國規模的特大洪水。《尚書·堯典》載:“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滔天的洪水使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帝堯先令鯀(禹之父)治理洪水,鯀采用“壅防百川,墮高堙庳(低)”的方法,歷時九年未能成功。禹子承父業,受命繼續擔當治水重任,他總結吸取了鯀治水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改堵為疏、因勢利導的治水策略,前后歷時十三年,終于治水成功。禹在治水的同時,還將天下劃分為九州、整理山川名錄,并根據不同地區的風俗物產制定了貢賦制度。《尚書·禹貢》載:“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這也是對古代中國最早的地理認知。

  大禹治水體現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艱苦奮斗的精神和水利工作公而忘私、創新求實的精神。幾千年來,大禹治水一直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精神圖騰之一,在世界范圍也有廣泛影響。

  修建都江堰 使成都“水旱從人”

  李冰(生卒年不詳),約公元前256-前250年任蜀郡太守,戰國時期著名的水利家。

  李冰任蜀守期間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史記·河渠書》載:“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使成都平原變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李冰除興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外,還在今宜賓、樂山境內開鑿灘險,疏通航道,又修建文井江、白木江、洛水、綿水等灌溉和航運工程,為四川地區的水利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李冰修建都江堰充分體現了尊重自然、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的理念,通過工程合理布局,以最小的工程量成功解決了分水、引水、泄洪、排沙等一系列技術難題,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傳統治水哲學,都江堰也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和生態水利工程的典范。

  除治水實踐 還撰寫多部水利著述

  蘇軾(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政治家。

  蘇軾不僅是才華橫溢的文學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水利專家。他曾在杭州、湖州、揚州等多地做官,因地制宜,科學治水。

  公元1077年,黃河決澶州曹村,洪水包圍徐州城,時任徐州知州的蘇軾領導軍民抵御洪水,增筑城墻、修建黃河木岸工程。公元1089年,蘇軾任杭州太守期間主持修繕六井,解決杭州居民用水問題;同時率領軍民大力疏浚西湖,并將挖出來的葑根、淤泥,筑成一條貫穿西湖的長堤,后人稱之為“蘇堤”。蘇軾在不同任上主持或參與的水利工程不勝枚舉,除積極參與治水實踐之外,還撰寫水利著述《熙寧防河錄》、《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錢塘六井記》等。

  蘇軾把水利事業與國家的興衰聯系在一起。在長期的治水實踐中,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堅持科學治水,為當時水利建設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四川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名人巨匠燦若星辰。特別是歷史上涌現出的一大批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格,閃爍著巴蜀人民獨特的氣質風范。2017年3月,四川省委宣傳部啟動“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7月,首批十位四川歷史名人揭曉,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當選。

  為加強川人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精神記憶,延續巴蜀優秀傳統文化發展脈絡,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組織實施了一系列“天府名人堂·文化傳習季”活動。其中,“名人大講堂”公益活動邀請李敬澤、酈波、阿來、李舫、于丹、孫小淳、劉躍進、段渝、王啟濤、梅錚錚、蔣藍、孟憲實等12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以“名家講名人”專題講座的形式,圍繞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首批四川歷史名人文化的核心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等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述闡釋。12期歷史名人大講堂,兩千多名讀者現場聽講,封面新聞直播收獲了1500萬人次觀看,成為四川又一超級文化IP。此外,還開展了“首屆四川歷史名人青少年書畫大賽”“數風流人物書百米長卷”等系列實施四川歷史文化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品牌活動,吸引了數千名大中小學生踴躍參與,既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進校園、深入人心,又讓歷史名人文化薪火相傳,活在當下。(記者 閆雯雯)

  首批12人四川占3席 專家點贊:實至名歸

  從2018年到2019年,由實施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封面新聞承辦的“名人大講堂”,曾專門邀請多位名家講解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其中,四川師范大學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段渝,西南民族大學教授王啟濤,著名作家阿來、李舫分別為大眾解讀大禹、李冰、蘇軾,對三位歷史名人的核心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述闡釋。

  聽聞大禹、李冰、蘇軾三人被評為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段渝欣然感嘆:“太好了!實至名歸。”作為大禹研究的專家,段渝對四川治水的歷史文化深有了解,“在中國古代社會,治水是非常重大的一件事。從遠古大禹治水到都江堰的歲修制度,為避免水患,四川人民積累了豐富的治水智慧,積淀了悠久燦爛的治水文化,也滋養出中國歷史治水第一人大禹,治理都江堰的李冰,以及蘇軾等人。因此,第一批歷史治水名人中,有四分之一來自四川,我一點都不意外。”段渝還特別提到,大禹、李冰、蘇軾也在首批四川歷史名人(10人)名單上,“如此高度吻合,說明這三位的確眾望所歸,也說明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的評選很有成效,是立得住的。”

  治水與興邦關系密切。1994年,辭賦家何開四曾作賦文《都江堰實灌一千萬畝碑記》,其中有“水能興邦,邦能興水;水運系乎國運,國運系乎水運”等闡述。何開四也提到,“四川以‘川’命名,可見這里自古是一個河流眾多的地方。整個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治水從上游開始,四川治水歷史悠久,也是有充分緣由的。”(記者 張杰)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