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中午,家住市區宏桂廣場小區的韋輝要到北門市場附近辦事。恰逢下班高峰期,依靠智慧城市交通流量統計、信號燈自適應控制系統和交通誘導指示信號,韋輝幾乎一路綠燈,整個路程暢通無阻,按時趕到辦事地點。
大數據支撐起來的智慧城市正悄然影響著市民的衣食住行。近年來,全市搶抓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機遇,通過體系規劃、信息主導、改革創新,不斷推動數字貴港、智慧貴港建設,全市經濟社會得到高質量發展,市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智慧。
“一云一網一圖”筑就智慧“大腦”
12月6日,貴港市智慧城市建設PPP項目、智慧城市建設PPP項目(增補)通過驗收,標志著全市智慧城市建設取得新的階段性成果。
兩年前,全市開始建設智慧城市項目,圍繞貴港發展定位,以“善政、惠民、興業”為目標,規劃構建“一云、一網、一圖”建設路徑的頂層規劃,涵蓋政府治理、民生改善、產業發展等一批政府付費和使用者付費系統項目。
廣西中科曙光云計算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貴港子公司總經理宋悅向記者介紹,貴港市智慧城市建設PPP項目,涵蓋五大類,共計26個子項目,其中云計算中心、大數據平臺、智慧黨建、智慧政務綜合平臺、網格化智慧城市管理工程、智慧公安、智慧交通工程、智慧消防、應急指揮、智慧市政、智慧地下管線與空間綜合系統、智慧環保、智慧水務共13個項目為政府付費類項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記者現場感受智慧市政給城市管理帶來的便利——點開“智慧市政”,進入井蓋監控預警系統,市區荷城路像一條鋪上金幣的道路,閃著金光。
“‘金幣’閃光表示小車碾壓后井蓋在輕微晃動,如果一兩天后沒有發生很大變動,它就會回歸綠色正常狀態。”宋悅介紹, 這是因為井蓋下面安裝了一個前端智能傳感器,如果井蓋損壞或者是發生移位等異常現象,傳感器便通過系統報警,“金幣”變“紅幣”,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就要到現場排查、處置,避免安全事故發生。
目前,全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數據平臺、云計算中心和智慧城市管理中心“一平臺兩中心”,以及217個業務子系統。此外,13個使用者付費項目及二期項目正在加快建設,已安裝完成6500多套前端監控、監測設備,完成全部建設進度;三期項目已完成初步調研并形成項目庫,為智慧城市的建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大數據賦能營商環境再提升
12月11日,貴港市智匯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農現升到市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企業開辦手續,結果不到2個小時,就連營業執照、免費的4枚印章一起拿回公司了。
“善政、惠民、興業”是智慧城市建設的三大塊內容。全市將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實現數據共融共享作為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基礎支撐,加速整合各部門審批服務系統,推動信息共用共享、并聯審批、協同辦理,構建“上下貫通、左右聯通、內外融通”的政務大數據平臺。
目前,全市已完成36個部門4億多條基礎數據的采集工作,經清洗整理形成高質量數據3.3億多條,初步建立“智慧政務”“智慧績效”“營商環境”等5個主題共享數據庫。市政務服務中心形成“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的高速服務模式。
農現升所辦理的營業執照以前有名稱審核、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稅務信息補錄等6個環節,現在只剩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稅票3個,承諾辦結時間為2個小時,比自治區要求提速75%;申請材料1件,部分環節實現“0材料”。
大數據不僅讓農現升快速申辦了營業執照,也讓廣西國宏智鴻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工程師楊慶國能夠處理遠在40公里之外的公司業務——通過“國宏云”自動化遠程綜合管理系統,楊慶國能清楚看到東龍污水處理廠整個污水處理過程。“不僅我自己能夠看到這些數據,自治區生態環境廳也能夠監測到。”楊慶國告訴記者。
全市大數據平臺與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的數據共享平臺實現全面對接,在全區聚通用行動中走在前列;“互聯網+監管”試點工作是全國首個正式啟動的地級市;智慧政務綜合平臺與自治區審批業務系統的對接工作也已正式啟動,目前正按計劃穩步推進。
在備受關注的營商環境重點指標中,全市企業開辦業務已實現1份材料、0.5個工作日辦結;水電氣開辦業務實現“0材料”申報,外線工程并聯審批6個工作日辦結;工程建設項目報建實現最快21個工作日辦結。平均測算下來,全市行政審批效率提速75%,成為廣西營商環境最優城市。
智慧荷城“惠民”APP提升百姓幸福感
12月10日,家住中心城區普羅旺斯小區居民黃新遠做早餐時突然沒有了燃氣。只見他掏出手機,經過幾步操作完成繳費,數分鐘后又可以重新做早餐了。
“惠民”是智慧城市建設的第二大塊內容。全市以信息惠民為宗旨,以市民足不出戶、隨時隨地享受優質服務和生活便利為目標,依托大數據平臺,打造匯聚貴港市公眾服務資源的智慧荷城APP。
智慧荷城APP涵蓋審批服務、生活繳費、智能生活等30多個子應用,整合了12345熱線、優化營商環境、公共信用信息公開、公共交易資源服務、公積金、住房保障中心等全市多個單位的業務訴求,構建統一服務出口。
和黃新遠輕松繳費一樣,市荷城初級中學教師劉崇也從繁重的改卷中解脫出來:把答題卡放進掃描機中一掃,所有學生的答題全部進入評卷系統,客觀題由機器自動評改;主觀題隨機派送給各個閱卷老師,閱卷老師隨時隨地通過手機評改,輕松快捷。“往往當天考完試,第二天便可以出成績了。”劉崇介紹。
目前,全市智慧教育云平臺已覆蓋全市244所學校、1.6萬名教師、32萬名學生,通過云資源服務、大數據分析等實現了教育資源的互聯互通和高效配置,實現精準教學、精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