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09 10:32:29
來源:東方網 作者:殷建光
跨省非法傾倒工業垃圾超過7000噸,造成公私財產損失和生態恢復費用超千萬。12月4日,安徽蕪湖“1·29”跨省非法傾倒固廢污染環境案一審宣判,浙江兩公司因污染環境罪被重罰1100多萬,11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12月8日央視財經)
工業垃圾跨省偷運傾倒,害人害己,危害垃圾處理正常秩序,給予重判,大塊人心。不過,筆者認為,重判不能是句號,應該是冒號,重判之后,還應該有“續曲”。
要有反思序曲。要反思這起工業垃圾跨省偷運傾倒案為什么能夠得逞?工業垃圾跨省偷運不是一件小事,交通管理部門為何沒有堵住?地方監管部門為何沒有管住?垃圾是如何順利偷運出省的,如何順利傾倒的?巨大利益鏈條上有沒有官商勾結,有沒有官員腐敗,等等。筆者認為,工業垃圾跨省偷運傾倒,除了犯罪嫌疑人的利欲熏心,膽大妄為外,肯定有監管工作的漏洞,有監管者的松懈,甚至腐敗在內。我們必須認真反思,這是問題的根源,只有挖出了這些根源,才能杜絕此類現象再次發生。
要有追責序曲。在國能蒙城公司的營業執照上面,可以清晰地發現,這個公司不能處理工業固體廢物垃圾,只能用生物發電的方式,比如稻草、秸稈可以焚燒發電。綠一公司和沃杰公司對相關材料不予核實,就將在當地收集到的總量7000余噸的工業垃圾,交給曹某等人任其處置。為什么他們不認真核準材料?其背后是地方監管對其工作的放縱,這是垃圾之所以能夠出省的根本原因。監管放縱,企業亂弄。安徽蕪湖市三山區人民檢察院專職檢委會委員黃海龍說,選擇我們本地的農村,比較偏遠的,人員比較稀疏的地方,一些廢棄的礦坑,又尋找了當地的熟悉地形的人員,予以傾倒。這種現象就是地方環保監管部門的責任擔當有問題了,環保監管應該時時處處,不應該有“偏遠”“人員稀疏”之別,監管有白點,傾倒有地點。這是監管工作不全程,不全面的失職表現,應該追責。唯有追責,才能讓人猛醒,才能有主動工作精神。
要有制度序曲。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對于問題進行刨根究底,徹底追責。可怕的是不能在刨根究底、徹底追責之后,進行制度完善,建立起防范問題再次發生的銅墻鐵壁。因此,筆者認為,重判工業垃圾跨省偷運傾倒案后。相關部門應該督促地方環保部門、交通管理部門引以為戒,汲取教訓,反思責任,完善制度,勇于擔當。建立起防范跨省偷運傾倒垃圾的聯合防控機制,要走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思維”,要有協同作戰意識,要有聯合作戰制度,攜手并肩,團結作戰,把跨省偷運垃圾傾倒這種現象徹底鏟除。
打贏污防范污染攻堅戰,不能閉門造車,不能孤軍奮戰,必須拉手聯合,共同作戰,唯如此,才能讓污染沒有任何生存之地,才能取得防污染攻堅戰的全面共贏。重判工業垃圾跨省偷運傾倒后,還應有“續曲”,通過反思、追責、制度建設,奏響防范跨省污染的跨省交響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