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蒼南爆出的保障房分配丑聞令人震驚,850套住房中的九成居然被公職人員瓜分。尤為讓公眾感到沮喪的是,該地官員在事件經由媒體曝光后仍然試圖尋找理由為分配方案辯護,直到6月17日該分配方案才被叫停。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此次蒼南爆出的“官員優先”邏輯,即使在當地也已經不是第一次,而且公職人員疑已成為“炒房團中堅力量”。
一邊是普通民眾無房可住:據上述報道,甚至有當地無房拆遷戶,既無地基建房,又無能力購買商品房,最終跳樓自殺;而另一邊,卻是政府官員有多套住房,甚至是多套保障性住房,不僅公然與民爭利,而且直接加劇了住房難,也助推了一個小縣城均價飆升到2萬元的畸形房價。小城蒼南的這一個案,折射出的是普遍蒼生絕非偶然的權益困境。
如果不是因為又一次分贓不均的“內訌”,蒼南縣限價房的分配盛宴可能也會如別處一般悄無聲息地“圓滿完成”。從一開始,蒼南的限價房在政策源頭就完全切斷了普通民眾的參與可能,從一開始就打算徹底背棄國家建設保障房的初衷,而且這已儼然成為地方官場的一次手法熟練的利益共謀。唯一的遺憾,可能就只剩下“房源不夠多、無法實現利益均沾”這一項以供總結和反省了。據當地知情人士透露,在蒼南官方口中所謂針對“個別鄉鎮在申報上存在不公正、不公平現象”的“責令整改”,實際上并非公眾所預想的嚴肅(或者走過場也起碼像個樣子的)查處,而依然是在進行赤裸裸的利益“協調”———有紀委直接參與的工作組所謂的“調查指導”,只不過是在做未購房公務員的工作,讓“獲得指標的人各拿出5萬余元補償給他人”。
為了官員的個人私利,官方大可以尋找更堂皇一些的理由,但到了現在這個時候,正逐漸沉迷于一種不屑于偽裝的張狂中。昨日還在用蒼南的具體情況為“特權房”辯護,今天就可以不經任何情境轉換、開始轉而以一副從來正確的面目表示嚴肅查處———權力公然如此作為的敘事背景,值得深究,更有必要追問。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權力所能顯現出來的貪婪,原本是應該被充分預想到的。日前學者盛洪在《南方都市報》評論周刊撰文直言,保障房將成為“濫用公權力的行政部門官員的盛宴”,而“保障房領域已成為腐敗淪陷區”。國家政策在逐步細化和分解到地方的過程中,因為其所含利益比重的不同,以及官員可以從中牟取利益的難易程度不同,可能會遭遇迥異的對待,觸目驚心。
以保障房建設為例,本年度開工建設1000萬套的硬指標就出現了選擇性執行的情況,廉租房、公租房等油水不大的領域據說出現了幾難克服的融資難題,但對經濟適用房和限價商品房等項目,各地政府卻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被媒體聚焦的蒼南也沒能例外,除經濟適用房和限價房之外,其他類型的保障房幾乎是空白。而與此同時,經濟適用房和限價房又恨不得還在圖紙階段時就被官員瓜分殆盡。這正在成為不少地方政府順理成章的潛在邏輯,正是這份甚至連旁觀者都開始會覺得順理成章的施政心態,在無形中消解著民眾心中的信賴與期待。
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近日“一周內三次考察保障房建設”,在關注能否如期開工、強調落實建筑質量責任制的同時,尤其指出了分配公平的確保問題,表示要強化分配審核,堅持公示制度,讓群眾、媒體等全過程監督,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坦言“不解決群眾居住困難我們寢食難安”。
全國不獨一個小小的蒼南,面對誰來保障“保障房”這個問題都必須有個答案。分配公平是“最后一公里”的正義,更是考驗施政真誠的關鍵環節。保障房的分配質量與建筑質量,必須內化為同一個嚴管嚴控的過程。保障房就那么多,擺在那里,權力與蒼生究竟誰該“寢食難安”,可能已經到了必須抉擇的當口。